EN
大众健康
低头族小心,脊柱退行性病盯上你们了!

作者:保健科 来源:保健科 发布时间:2019/6/14 0:00:00

脊柱俗称人的“脊梁骨”,又被称作“龙骨”,由33块椎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如同房子的顶梁柱,起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及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作用,对人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长期低头,脊柱“老”得特别快!

温州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程鹏表示,脊柱退行性疾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脊柱退行性疾病正呈现日益年轻化的趋势。

“很多20多岁年轻人的颈椎已经大不如前,甚至有些初高中生的颈椎也出现问题了,脊柱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年轻化,80%以上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颈肩腰腿痛症状。”

“你每天低头多少小时?”程鹏主任经常问前来看脊柱疾病的患者。很多人一算吓一跳,除去睡觉的时间,低头看手机,低头干家务,低头看电脑,起码有10个小时。

“很多患者跟我说,现在手机都有统计手机使用时间,只是看手机的时间就超过了10个小时”,这样长时间的低头脊柱没有问题才不正常。程鹏表示,脊柱病就是脊柱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现在脊柱骨科常说的颈肩腰腿疼,大多属于脊柱病的范畴,最常见的有颈椎病、腰椎病等。

腰背痛、四肢麻警惕脊柱疾病

  程鹏提醒,门诊常见的脊柱疾病的临床表现有:颈僵、背酸、腰痛,当然还有头晕恶心、手腿发麻、上/下肢放射痛、行走困难等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部的骨骼、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后累及周围或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组征候群。当你的颈肩部出现疼痛伴上肢放射痛、四肢麻木乏力、走路不稳、踩棉花感、旋转头颈时眩晕等,要警惕颈椎病的发生。此外,有些病人还会伴有突发性的瞬间失忆,若颈椎交感神经受到压迫,还会引起眼痛、心慌、呕吐头痛、失眠等症状。

  腰椎病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常常因神经受压出现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或不能连续行走等。此外腰肌劳损也很普遍,一些炎症诸如妇科疾病、泌尿科疾病,也会引起腰部酸痛。

  所以腰背部疼痛及四肢放射痛、麻木,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查明是何种疾病,不可想当然,随便吃药、按摩、理疗了事,否则会因治疗不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因错失治疗时机使损伤神经难以恢复。专家提醒:脊柱退行性疾病重在日常预防。目前脊柱疾病除了颈椎疾病外,发病最高的就是腰椎方面的疾病。“现在20几岁就做腰椎间盘手术的也越来越多”。

  正常的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可承受较大压力而无损伤。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都会开始出现退变。但有部分人在正常的退变之外,还因为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脊柱的健康保健。

  其实,成年后人的椎间盘的退变就已经开始。程鹏主任介绍,退变是一个必然的生理过程,但退变的轻重缓急却各不相同,“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多数我们可以通过药物、理疗、运动、牵引等方式缓解症状”。

“年轻人群出现严重脊柱退变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这个时候人体正常的颈椎、腰椎向前弯曲,产生一个生理弧度,如果低头时间过长及长时间坐位,就会出现椎间盘内压力高,导致椎间盘退变极速加剧。”

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作用下降,在日常生活中腰部及颈部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等负荷,进一步加重椎间盘突出,可压迫神经根,导致颈肩痛、腰腿痛。

  此外,有的脊柱退变不止于椎间盘,整个运动节均可受累,包括后方运动节的关节突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等,与突出的椎间盘一起,导致椎骨狭窄、滑脱等。

  “当脊柱退变严重时可压迫颈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等而诱发脊柱疾病,出现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病变明显时就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如何预防脊柱疾病,程鹏主任提醒,长期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劳逸结合,经常起身活动颈肩部肌肉,保持健康作息。平时要多运动,每周坚持做三次以上有氧锻炼,如跑步、快走、羽毛球、游泳等。

  定期体检,脊柱疾病一定早发现,早治疗,不要拖,防止小毛病拖成大问题。一旦出现了颈酸背痛手脚麻木的情况,应当尽早就医,以延缓病情,严重的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tips】教你几招护脊秘诀

   1.站、坐、卧都保持端正的姿态,把办公桌椅调适到正确高度对于保持脊柱健康很重要。

  2.保持坐姿一小时左右后,一定要起身活动3—5分钟,让紧张的肌群得到放松。

  3.坐的时候最好让腰部有靠垫之类物品的支撑,可以为腰肌减轻负担。

  4.选择偏硬的床和高度适中的枕头,让身体在睡眠时好好修复。

  5.注意颈部、腰部保暖,不要受凉。

  6.多做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操等上肢充分活动的运动。

  7.五分钟颈椎操:端坐,全身不动,单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顺、逆时针环绕动作。每次坚持5分钟,动作要轻缓、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