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急诊小儿腹泻病人越来越多,每年秋天都会让宝宝饱受摧残,让妈妈焦头烂额的秋季腹泻又开始卷土重来了!那么到底什么是秋季腹泻呢?今天我们聊一聊秋季腹泻的相关知识,让妈妈们做好宝宝的预防和护理工作,让宝宝免受腹泻困扰。
一.什么是秋季腹泻呢?
秋季腹泻是最常见的一种婴幼儿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程为3-8天,以6-36月龄的宝宝居多。这种疾病在每年9月份到次年1月份流行,其中10~12月是高发期,所以被称为“秋季腹泻”。
二.秋季腹泻的原因
1、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
4、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三.秋季腹泻的危害
由于轮状病毒的传染性很强,从潜伏期到出现症状10天后都有传染性,而且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以在宝宝们集中的幼儿园很容易造成集体传播。腹泻频繁容易让宝宝短时间内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甚至导致严重脱水,危害宝宝的生命!
四.怎样区分秋季腹泻与普通腹泻?
秋季腹泻:
如果宝宝得了秋季腹泻,往往发热在先,伴随着呕吐,接着就会腹泻,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样,无臭味,一天的排便次数非常多,大便中水分居多,接着会出现严重的烦躁、口渴等症状。
普通腹泻:
由消化不良或过敏等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普通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并带有腐食气味。大便的次数迅速增多,并伴随着有发烧、腹痛、食欲不振、手脚冰凉等症状的出现。
五.宝宝得了秋季腹泻该如何护理?
1、及时就诊
造成宝宝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要尽快就诊,确认病因。家长将宝宝的大便存放于塑料瓶或保鲜膜中(不可以直接用纸尿布送检),并在2小时内送至医院检查。
2、防止脱水
宝宝腹泻非常容易导致脱水以及电解质的缺失,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给宝宝补充足够的含有电解质的液体。但是宝宝严重脱水或呕吐时需要及时送医,不可延误病情。
3、调理饮食
宝宝腹泻一般不推荐禁食,严重呕吐者可禁食数小时,但不禁水。因为盲目的禁食会导致饥饿性腹泻,反而会延长腹泻病程。饮食以上除了油腻厚重,高糖饮料以外,其他的均可少量多餐的进食。
六.如何预防秋季腹泻
1、勤洗手,双手保持干净卫生。无论大人孩子都要经常使用肥皂清洗双手,避免病从口入。
2、尽量避免接触其他腹泻的孩子,防止交叉感染。
3、宝宝营养要均衡,加强孩子的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才能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