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台风“利奇马”刚刚过去,台风在带来狂风暴雨的同时,也潜藏着致病的因素,所以在台风洪灾过后,防病防疫是头等大事,做好灾后主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很重要!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记住有“三要防”:
一、要防:肠道传染病!
暴雨容易导致饮用水源受地表各种垃圾污物的污染,容易发生饮用水污染;污水使蔬菜、水果等食物受浸泡污染,因此容易导致肠道感染性传染病的发生;台风过后气温升高、强降雨令环境湿度增大,食物容易滋生细菌、霉菌而变质;环境的脏乱带来苍蝇大量繁殖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
常见的肠道疾病有: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
防病指南——预防食源性疾病,小心“病从口入”
1、不吃被洪水泡过的食物,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吃霉变的粮食、花生。不吃病死、淹死的家禽、家畜。
2、冰箱中的鱼、肉类由于停电已经变质,不能食用。
3、不采集、不食用野菇等野生植物。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痢疾、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
4、已受污染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澄清、消毒处理。不喝不干净和受污染的水,尽可能喝开水。
二、要防:病媒有害生物!
洪涝后积水增多导致蚊子、苍蝇大量孳生,同时居民区或者临时安置点可能成了老鼠的逃生地,由蚊蝇鼠等病媒传播的传染病也因此增加。
常见的病媒生物引发的传染病有: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防病指南——防止环境污染,防鼠防蚊
1、减少露天机会,使用蚊帐、驱蚊虫剂,避免蚊虫叮咬,防止疟疾、乙脑传播。
2、灭鼠、防鼠,不吃老鼠咬过的食物,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
3、及时清理家里、门前、屋后垃圾,垃圾放在指定地点,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大小便。要翻盆倒罐及时填埋积水,清除粪便、垃圾、减少蚊蝇孳生。
4、注意及时处理动物尸体,要消毒、深埋或焚烧,覆盖土层厚度不低于0.7米。
三、要防:接触性传播疾病!
狂风暴雨之后,路上积水较深,双脚在污浊的雨水中行走,容易发生浸渍性皮炎,及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此时,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发病率可能增加。
常见的接触性传播疾病有:浸渍性皮炎、手足口、红眼病、流感等等。
防病指南——讲卫生,勤洗手
1、不要用脏手揉眼,毛巾要个人专用,减少“红眼病”发生的可能性。
2、尽量减少在水中浸泡时间,防止蚊虫叮咬及各种皮肤病感染,预防“烂脚丫”、皮肤瘙痒等皮肤病。
3、不要到污水中洗澡捕鱼,加强个人防护。
4、要开门、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如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请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受伤原因及伤口污染情形,以便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