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养生观念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类常规体检项目得到更多更广泛的重视,还有很多人开始特别关注专业的防癌体检,如胃肠镜检查胃肠粘膜可疑病变咬取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及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膀胱镜下膀胱粘膜活组织检查、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粘膜活组织检查等与癌症明确诊断的体检手段越来越多。但这种专业很强的癌症病理诊断报告对非医学专业的大众看起来常常感到满头雾水、不知如何解读,该怎样处理,但必须特别强调,肿瘤的病理报告非常重要,在病理诊断报告单上往往蕴含着肿瘤的早期信号及肿瘤的确切类别:肿瘤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和肿瘤预后好与坏的信号。对于病理诊断报告中肿瘤信号的解读与健康息息相关。肿瘤目前最可靠、最准确的诊断目前仍然是病理诊断,现就肿瘤病理诊断中须特别关注的一些关键词解说如下:
1.异型增生:也称“不典型增生”、“非典型性增生”、“间变”等,是指皮肤或粘膜上皮细胞、腺性器官的上皮细胞由于长期受到慢性刺激、遗传特性改变、基因突变等因素作用下出现的不正常增生,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有一定的差异性,如细胞核变大、不规则、染色变深等现象。其本质属癌前期病变。如宫颈、胃肠道、支气管、膀胱、乳腺等病变有异型增生均要高度重视、严密观察或早期干预治疗。
2.分化:在肿瘤病理诊断报告中均要标注或描述其分化程度,其代表的是肿瘤相应的恶性程度、预后好与坏等信息。一般将癌组织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和未分化四个级别,高分化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未分化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
3.上皮内瘤变:是指粘膜被覆上皮或腺上皮发生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状态,(如宫颈上皮内瘤变常以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组合缩写为CIN),又根据这些不典型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分为上皮内瘤变I级,上皮内瘤变II级,上皮内瘤变III级三个级别,也可以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二个等级;上皮内瘤变I级属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细胞不典型增生程度最轻,上皮内瘤变II级、III级属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程度较重至最重,均属癌前期病变,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干预治疗。
4.癌变趋势:即“癌前病变”,较接近癌的一种诊断描述性术语。“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但发展下去就有癌变可能,也要高度关注,积极干预治疗。
5.癌疑:此类报告表明,不能完全肯定是癌或对于癌的诊断有所保留,需进一步检查。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病变不够典型,性质难定;或虽倾向为癌,但其组织量太少或有挤压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明确诊断,常需重取活检或严密随访复查。
6.原位癌:是指癌变细胞仅局限于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内,尚未突破基底膜浸润到粘膜下层或真皮层的癌。即癌组织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但已经是癌,必须积极干预治疗。可有原位鳞状细胞癌、原位腺癌、原位尿路上皮癌等。癌是指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而肉瘤则指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两者均可以癌症或癌瘤称之。癌的发生发展序列通常是癌前病变→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性癌→转移性癌的过程进展的。从原位癌发展成为浸润性癌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在此期间,病人可能没有任何感觉,如不认真检查身体,很难被发现,这就是很多癌症的病人自我感觉身体不对劲了才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癌症已属中晚期。所以,平时做好肿瘤专业体检非常重要。
张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