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医院动态
浙南首个帕金森病诊治中心在市人民医院成立,有望缓解帕金森病的各种误诊

作者:党政办 来源:党政办 发布时间:2016/4/12 0:00:00

411日是第20世界帕金森病日。当天,温州市人民医院帕金森病诊治中心举行授牌仪式,这是浙南地区首个帕金森病诊治中心。该中心副主任叶华介绍,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成立帕金森专病门诊以来,该病的年门诊量就开始逐年上升,从最初的几十人逐渐上升到去年的1200人次,且还有了年轻化趋势,有些30余岁的中青年患者赫然出现。

他告诉记者,按照统计数据,我市约有2万余名帕金森病人,但温州却一直没有专门的诊治中心。致使大部分患者得不到更专业的诊治,有些患者甚至被误诊。因此,帕金森病诊治中心的成立旨在缓解这类问题。温州晚报 欧阳潇

 

浙南首个帕金森病诊治中心成立

叶华介绍,市人民医院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帕金森病诊治小组,小组成员由神经内科的医生们担纲,专门进行帕金森病的诊治和研究。同年,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开放,还邀请了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蒋雨平加盟。

今年411日,帕金森病诊治中心授牌成立,该中心相当于原帕金森专病门诊的升级版。成员由蒋雨平专家,以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王耀光、叶华等5名医护人员组成。蒋雨平会定期来中心进行诊疗指导。

该中心所有业务全部围绕帕金森病展开,有着一大包的诊疗服务内容:中心门诊每周开放两个半日,分别是周四上午、周五下午。接着,还会视门诊量开放1-2半天的门诊。除此以外,该中心还将开设网上病情咨询平台,开设帕金森病的评估和监测,引入了步态平衡分析仪进行帕金森病的分析和治疗,且还与上海华山医院联手进行PET检查早期诊断,计划开展帕金森病基因学检测,脑深部电刺激的术后调控。

叶华坦言,之所以成立帕金森病诊治中心,就是为了弥补温州地区在帕金森专门诊疗上的空白。帕金森的诊疗很专业。普通的内科医生甚至神经内科医生,都存在不内行的问题,在治疗上不太规范,有些病人甚至遭遇误诊,专门的诊治中心成立后,有望缓解类似情况。

 

常被误诊为颈椎病、抑郁症和老年痴呆

叶华说,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在65岁以上老人中发病率为1.5%~1.7%。在中老年高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常年稳居老二位置。它主要是对人体的运动功能进行损害,晚期才会影响到人体的智能方面。也就是说,病人头脑会极为清楚,智力在早期不会出现问题,只是莫名其妙地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太听使唤了。

比如,病人会出现行动缓慢、反应迟钝、面部表情呆板等现象,还有可能合并抑郁症状。因病发早期症状复杂,病人常常一不小心就会被误诊。有些被当做抑郁病治,也有些患者被当成颈椎病、焦虑症、老年痴呆症治了许久。

有一个65岁的女患者,她早期患有颈椎病,几年以前,她发现自己走路有点走不动了。病人反映,说自己腿像粘在地上一样,想走快都走不了。她的朋友也发现了她的症状,说她怎么走起路来一个劲儿想向前扑的样子。病人四处求医,被诊断为是颈椎病压迫了神经,导致行动迟缓,因此被当成颈椎病治了整整3年。叶华说,然而这3年期间,这老人家药吃了不少,病却越来越严重,到了后来走几步就摔一跤,转个身立马就站不稳。最终才来找叶华诊治。如今,症状已稍有缓解。

还有一名30来岁的男士,帕金森早期疾病时,合并抑郁症状。他当时走路很慢,情绪长期低落,晚上也睡不着觉。去了很多地方求医,医生只是一个劲儿让他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最后,叶华发现他手脚僵硬,面部表情也很呆滞。要他动动手脚,对方表示根本力不从心,才确诊为帕金森症。

总之,帕金森病前期症状是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的。如果被误诊,可能会延误治疗,致使病人病情恶化。叶华强调,因此,家属和病人的自我判断也很重要,而且,一定要到帕金森专门门诊进行评估和诊断。

 

帕金森早期如何自我判断

1、活动缓慢。走路、做事明显变慢了。内心拼命想做快一点,但手脚却不听使唤

2、四肢颤抖。莫名出现手抖脚抖的情况,尤其是紧张时更抖个不停。

3、手脚僵硬。比如手掌变得不灵活,或他人很难把病人的腿掰开,把他的手举起来。

如有以上三大现象,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