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拜城县,距离温州四千余公里。一名温州医生就在拜城救了一名七旬维族老人。医生名叫姜文兵,是温州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心内科的主任医师,在拜城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他是今年8月下旬来到新疆拜城的,将要在拜城人民医院进行一年半时间的援疆工作。
他所救的老人名叫赛迪拉·王苏浦,是姜文兵来新疆后所抢救的第一位病人。
8月27日晚上7时许,姜文兵突然接到一起援疆的心内科同事电话。“同事非常急,说有个老人家心跳每分钟才二十几次了,要我赶紧去抢救,我几乎是扔了电话就往外跑。”到了现场,姜文兵发现这个病人连心跳都暂停了,而且血压极低,整个人神志不清。他立马喊上医护人员开始心肺复苏抢救。
没想到,难题也来了。姜文兵说,心肺复苏是心脏暂停后非常普遍的抢救方法,他原本以为这是人人都知晓的常识,没想到几名医生刚开始做,十几名病人家属突然极力阻止他们。“家属们说的是维语,我一句都听不懂,直到同事翻译了我才知道,他们说病人是大脑神志不清,质疑我们为什么要按压胸腔。”当时,因时间紧急,姜文兵和同事们只好一边抢救一边语速飞快地解释原因,一遍一遍反复讲为什么要心肺复苏,直到老人家心跳恢复,他们才算松了一口气,家属们也不再争执。
然而,又一个问题横亘在姜文兵面前,通过诊断,他判断老人仅靠药物治疗病情极不稳定,需临时心脏起搏器才行。然而这一建议再次遭到家属反对。原来,家属们以为心脏起搏器是一场大手术,害怕伤害到病人的身体。为了说服家属们,姜文兵和同事把他们全都请到办公室,干脆来一场“医疗科普课”。“我们从老人家病情说起,讲到他发病的根源、治病的方法、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和必要性。讲了足足40分钟。家属们才算彻底消化了。”
后来,因为病人通过治疗后病情已然稳定,起搏器也没有安装。老人家也顺利出院了。姜文兵对其采取了药物治疗,并要求两周时间做一次随访。“病人和家属们还特意来医院致谢。”姜文兵说,“他们非常热情,老人家还戴着党徽过来。我跟他说,我们都是党员,请他相信科学相信医疗技术。家属们还有点不好意思,说很感谢我教给他们的一些知识,否则可要误事了。”
“类似的事情其实很常见。”姜文兵说,拜城人民医院因为医疗水平有限,有些其实没必要转院的病情,也只能往市级医院转,他曾在一个上午留治了好几个差点被转院的病人。因援疆指挥部的帮助,医院的设备其实都较为先进,但有些年轻医师们还是不太会使用。如今,姜文兵已在医院开设了培训课程,致力于提升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
此外,他还想成立一个“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联系温州市人民医院与拜城人民医院结对帮扶。“有了这个远程会诊中心,拜城如果有了疑难杂症,直接可以连接到温州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团远程会诊,这相当于拜城人民医院的后面,有了一个强大的专家团队的支持。这比我们几个援疆医生的力量要更大一些。”姜文兵说,眼下,他已与拜城的援疆指挥部和拜城医院达成共识,着力于促进这个平台的建立。转载自《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