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满鼻子是血的女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我院整形外科门诊。原来,这位女子在与他人拉扯中,不慎被人咬掉了鼻子上的一块皮肉,辗转温州多家医院后,被推荐来到我院整形科。
我院整形外科主任张浩见女子左侧鼻翼上有一块五毛硬币大小的缺损,鼻翼软骨也被咬掉了一小块,周围皮肤还能隐约看到牙印,受伤比较严重。因为鼻翼及鼻尖部可借用的皮肤组织少,所以鼻部下面1/3缺损是鼻部皮肤修复难点,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明显外观上的畸形。经科室集体会诊,并与女子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我院整形外科决定实行鼻背双叶皮瓣来修复该女子鼻部缺损。
双叶皮瓣,通俗地说,就是由两片瓣组成的皮肤组织,如同一朵花相邻的两片花瓣,第一个皮瓣的宽度小于缺损宽度,第二个皮瓣的宽度小于第一个皮瓣。双叶皮瓣可以用于修复身体任何部位的缺损,尤其适于修复鼻部及足底的组织缺损。
张浩主任介绍说,鼻尖、鼻翼部缺损是皮肤病变切除术后或外伤后的常见畸形,应该通过组织移植进行修复,但如何使移植组织在颜色、质地上与受区匹配,减少供区畸形,不但要修复缺损,还要外观自然,是整形外科医师应首先考虑的问题。用局部皮瓣来修复此位患者的鼻部缺损皮肤,是利用缺损部位周围皮肤的松动性,采用邻近皮瓣修复缺损的方法,因其转移后的颜色、质地等与缺损周围皮肤较协调,然后将提供皮肤组织的区域直接进行拉拢缝合,不仅操作简便,而且皮瓣的血供丰富,成活率高。所以,在鼻尖、鼻翼缺损面积小时,首先应考虑采用局部皮瓣修复,鼻背部双叶皮瓣较常用。唯一缺憾的是鼻部疤痕不易隐蔽,在切口拆线后可考虑用去疤痕药膏或疤痕贴来预防疤痕增生。因为鼻部血供丰富,根据经验估计术后半年左右该切口疤痕将不明显。
术中,张浩主任首先根据鼻翼缺损的位置、创面大小用笔画出要转移的双叶皮瓣(如图a):A瓣位于缺损上方,大小可等于或略小于缺损创面;B瓣位于同侧鼻背,长度大致与A瓣相等,宽度要尽量缩窄。然后沿设计的切口线切开,细致地将双叶皮瓣分离出来。最后将创面彻底止血后,将A瓣转移至缺损创面,B瓣转移至A瓣的供区创面,将B瓣的供区创面拉拢缝合。手术后,转移的皮瓣色泽、厚度、质地与缺损周围皮肤相近,鼻翼、内眦无牵拉变形,外观自然,供区疤痕不明显,无“猫耳”畸形,修复效果令人满意。(整形外科 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