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
因为追求肿瘤根治效果
不得不在“保命”or“保肛”中二选一
可是,没有肛门的痛谁能懂?
超低位直肠癌的肛门真的非切不可吗?
重点
一起来看看
近来,温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胡逸人主任医师团队顺利完成了多例超低位直肠癌(距离肛缘5cm以内)的微创保肛手术,其中最低位肿瘤距离肛门口仅3cm。
据胡逸人介绍,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大肠癌约60-70%在直肠,直肠癌半数在低位。通常,为了保住性命、追求肿瘤的根治效果,外科医生会推荐采用非保肛手术 (Miles术或称APR) ,就是把肛门“挖”掉,在病人肚子上开一个“人工肛门口”,粪便直接从这个口子进入到粪袋里。这种手术虽然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但因肛门切除、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造成生活质量差,是该疾病面临的一项国际难题。温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胡逸人主任医师团队攻坚克难,凭着娴熟的腹腔镜微创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仪器,在低位直肠癌的诊治和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目前多个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病情恢复顺利,且控便能力良好。
成功案例
叶老先生便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之一。叶先生今年83岁,平素身体健康,时常有做农活,因“反复腹胀伴腹痛3个月”被查出直肠癌,肿块堵塞了直肠引起肠梗阻,导致进食后腹胀、腹痛甚至呕吐。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肿块距离肛门口仅3cm,被告知低位直肠癌需要切除肛门、同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才能根治。然而肛门永久性切除是叶先生及家属难以接受的,因此拒绝了手术辗转求医以寻找更好的治疗方式。
后经多方打听,慕名来温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胡逸人主任医师门诊就诊,胡逸人医师充分评估了患者情况,做了腹部增强CT、盆腔磁共振、肠镜等明确肿瘤周围侵犯情况,发现叶老先生的肿瘤虽然大,好在是内生性生长,并未侵犯直肠周围组织、直肠括约肌。胡逸人医师认为:如此低位的直肠癌,行保肛手术难度高、风险很大,但患者及家属保肛意愿强烈,这给手术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果保肛手术成功,将大大减少手术创伤,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家属的护理负担。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下,团队顺利完成了保肛微创手术。术后叶老先生恢复得非常顺利,第3天便可以下床活动,第5天进食流质,1周后拔除引流管,排便控制能力也恢复良好,从每天5-6次减少到每天1-2次,10天后顺利康复出院了。患者非常满意,家属对医疗团队的高超医术和病房的护理能力赞不绝口。
术前CT检查:
直肠壁增厚、肿瘤堵塞肠管
术前肠镜:
直肠见环周息肉样增生,距离肛门口约3cm
温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配备先进微创外科技术设施
普外科胡逸人主任说,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不仅是一个疾病的根治,更重要的是守护患者的一份尊严。近年来,新辅助治疗的开展让中晚期的肿瘤有机会缩小甚至得以根治,腹腔镜、3D腹腔镜乃至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都使得低位保肛成为现实。这项技术的顺利开展与我们对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重视、学术推广和患者的认可、配合密不可分。随着对直肠的生理解剖认识的加深、术前评估的完善,肿瘤据肛缘的距离已经不是决定能否保肛的唯一因素。在实施这类手术时,更重要的是与患者充分的沟通,让患者也参与医疗决策、取得充分的配合与理解,关注患者的需求,从而帮助患者实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