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大众健康
高难度| 多学科合作助力高龄肠癌,87岁重病老太重获新生

作者:党政办 来源:党政办 发布时间:2021/10/4 0:00:00

近日,温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通过多学科合作,成功为一位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手术风险极高的87岁高龄肠癌患者实施了结肠癌根治术,术后9天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87岁的谢奶奶患有十几年的房颤、慢性心力衰竭病史,体重超标、心功能极差,平素平卧都会呼吸费力、喘憋,更别说下床活动了。半个月前谢奶奶因为大便出血、重度贫血,被家人送来温州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了结肠癌,所幸发现还算及时,虽然有出血的症状,但还没有引起肠道梗阻,肿瘤尚未扩散转移。

接诊的是普外科胡逸人主任医师,胡逸人介绍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能够切除的早中期肠癌,从诊疗效果来说,手术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暂时无法接受手术切除的晚期患者,通过系统的转化治疗,再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晚期也可治愈”的肿瘤。

患者虽然年龄较大,同时伴有多个重要器官的慢性疾病,但肿瘤尚未转移扩散,手术根治切除是能够带给患者最大获益的治疗方式。通过多学科团队联合模式(MDT)制定全方位、个体化的综合诊疗策略,有待改善心肺功能,为手术根治创造机会。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谢奶奶一家选择了手术治疗。

面对这样一位心功能极差的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控制心肺功能、肾功能,实施麻醉,满足手术需求成为治疗难点。普外科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及重症医学科等相关团队,共同讨论评估手术风险,制定详细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以及术后康复计划,通过医患配合,多学科联合诊疗,谢奶奶的心功能和肺功能顺利得到康复,达到了手术标准。

术中麻醉科李和主任医师精心调控患者麻醉深度、精准控制液体量,谨慎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保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术中的手术应激给心功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术中镇静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得益于麻醉的精准配合,普外科胡逸人主任医师团队,历时1个小时30分钟成功为患者施行了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中出血总共不到10ml,术后顺利回到普外科病房。

术后经过普外科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管理,患者心功能稳定,通过呼吸功能训练、静脉血栓防治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第3天谢奶奶并开始进食流体了,目前已经顺利康复出院。

 

医生建议

普外科胡逸人主任医师建议:我国胃肠道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内镜检查是疾病筛查的最佳手段,建议40岁以上人群都进行常规体检胃肠镜,促使胃肠道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外科手术仍然是进展期胃肠癌最重要、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高龄和慢性疾病并非手术的禁区,尽早选择多学科协助,综合使用各种治疗手段,仍会获得较好的疗效。

 

 

 

 

 

来源 |普外科 包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