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噜
那些不得不了解的事儿 |
打呼噜为什么要治疗?
是因为打呼声音太响影响了别人?
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鼾声吗?
很多人觉得打呼噜要治,
是因为声音太响,影响了别人的睡眠。
其实,打呼噜真正影响和伤害的
是你自己!
打呼噜“声音响”和“没声响”哪个更严重?
打着打着突然没声响了,停顿了十几秒又鼾声大作。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憋气”。“憋气”其实就是“呼吸暂停”,这时人体处于“缺氧”的状态,停顿的时间过长,可能还会被“憋醒”。我们把这种打呼噜伴有憋气的现象叫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打呼噜声音响产生的是“噪音”,但是经常“憋气”产生的就是“病因”了。
“打呼噜伴有憋气”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不仅可导致或加重这些疾病,甚至可发生夜间猝死。
所以,打呼噜,怕声音响,更怕没声响。
除此之外,“打呼噜伴有憋气”还会引发以下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为哪几类?
1、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呼吸中枢神经曾经受到中风及创伤等损害,不能正常传达呼吸的指令导致睡眠呼吸机能失调。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常见)
睡眠中因上气道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在睡眠过程中,既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又有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叫做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
3、低通气
气道阻塞一小半没有完全阻塞。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原因?
01
鼻腔的原因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腔的各种良性或者恶性肿瘤、鼻咽炎、腺样体肥大等。
02
咽腔的原因
扁桃体肥大,悬雍垂(小舌头)过长或者肥大,咽部良性或者恶性肿瘤等。
03
喉腔的原因
声带肿物、声带麻痹、喉部肿瘤、喉软骨软化等。
04
颈部的原因
甲状腺肿大,或者其它颈部原发性转移性肿块压迫等。
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黏液性水肿,女性绝经后引起的内分泌紊乱等其他全身原因。
以下人群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性较高
#01
肥胖
肥胖的人舌体肥厚,软腭、悬雍垂(小舌头)、咽壁过多的脂肪沉积,易导致气道阻塞。
#02
小下颌
小下巴,医学上称为“小下颌”。脸长而下巴小的人咽喉深部的咽腔相对狭窄,因此气道容易堵塞。
#03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的咽喉部肌肉较松弛,睡眠时,可能发生舌根后坠的情况,阻塞气道。
如何诊断?
如果自己或者家人发现有打呼噜的情况,建议前去医院的耳鼻咽喉科或者呼吸科就诊,医生会对你的鼻腔,咽喉腔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判断是否存在上呼吸道阻塞的情况,以及阻塞的原因。
而判断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则需要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 一般需要在医院睡上一晚。
如果你在连续7小时睡眠中发生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每次气流中止10秒以上(含10秒),或平均每小时低通气次数(呼吸紊乱指数)超过5次,可以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了。
如何治疗?
治疗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降低呼噜声”, 而是消除“呼吸暂停”。
症状较轻者(PSG检查显示轻度):
鼓励减肥,多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避免长时间仰卧,建议侧卧,可减少舌根后坠的发生。
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饮食宜清淡为主,戒除烟酒、咖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症状较重者(PSG检查结果显示中、重度的):则需要医生介入治疗了。
目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没有药物治疗,所以,希望医生开点药回家吃吃就不打呼噜的患者,要失望了。(中枢性、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鼾症除外)
鼻腔、咽喉腔、颈部有明确堵塞原因的,需要积极治疗引起堵塞的疾病。比如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切除术、咽喉部、颈部肿物切除术、腭咽成形手术(UPPP)等。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手术。手术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没有药吃,又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该怎么办?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的呼吸机治疗( C P A P ),目前被认为是疗效肯定、安全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方法。
用面罩将持续的正压气流送入气道。在整个呼吸周期内人为地施以一定程度的气道内正压,从而有利于防止气道萎陷,提高氧合作用。
如果病人出现呼吸暂停,CPAP呼吸机可以根据预设的频率进行必要的机械通气,来保障患者的安全。
鼾声如雷睡不香
呼吸暂停更心慌
睡眠监测查风险
根据病情用良方
减肥、锻炼、调膳食
手术来保气道畅
还有正压呼吸机
呼吸通畅睡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