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大众健康
老年人吃粗粮要适量、适度、适时

作者:党政办 来源:党政办 发布时间:2013/5/15 10:00:22

市区的郑阿姨,50多岁,因为血压偏高、血脂异常,怕以后发展成高血压和高血脂症,就开始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三餐不离粗粮,吃了几天后,发现自己经常手脚无力,“面有菜色”,家人劝其到医院看看,医生检查发现血压、血脂是降下来了,但是身体却出现营养不良和轻度贫血的症状。

近年来,不断升高的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及媒体、营养学家对粗粮的大量正面宣传,出现了当前人人吃粗粮、全民吃粗粮的现象,在许多超市和米业店铺中,粗粮成了主推产品,不少大型饭店推出了“粗粮宴”,住市区的人们则在周末假期约好友至山区吃农家饭,老年人也不例外,不少老年人将粗粮加入日常的大米中,每天不离粗粮。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黑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医学研究表明,粗粮能提供人体所需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所含的膳食纤维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结石、结肠癌、糖尿病、防止能量过剩和肥胖等。但是对于粗粮,我们既要多吃,也要注意营养均衡。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胃肠道功能会减退,并因牙齿、口腔等问题可能会导致食欲减退,此时,如果食用过多粗粮,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无机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使能量、营养元素摄入减少,造成营养不良;另外,由于动物类食物摄入不足,而粗粮中铁的利用率较差,可能会造成贫血,进而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及其他各种慢性病。

温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郑亮建议,一、老年人不应长期食用过多的粗粮或全谷类食物,每天最好能控制在1002两)左右,但也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二、老年人要调整粗粮的食用习惯,少食多餐,粗细搭配,烹制要松软,早餐除粗粮外还可吃一些柔软的米面及其他制品,包括面包、馒头、麦片、稠粥、面条、馄饨等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三、老年人要提高自身的饮食质量,吃粗粮是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但长期过量食用则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因此要增加蔬菜水果、豆制品、牛奶、禽蛋、肉、海鲜等摄入,保证能量和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这样既能减少若干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又能均衡营养,促进健康。此外,郑主任还建议老年人要注意适当的运动,这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