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大众健康
抽血化验后如何止血

作者:党政办 来源:党政办 发布时间:2015/3/16 0:00:00

随着检验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抽血化验是绝大多数病人到医院看病时都会遇到的事情,血液中的各项指标是医生判断其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参考依椐。作为检验科医生,抽血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而抽血后如何正确地止血,也应该是我们的宣教任务,但平时也许就只是简单的一句:“按压5分钟!”结果总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导致患者没有正确止血。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在四个方面:

1、压迫止血面积太小:

   

    由于静脉抽血时注射器不仅刺破皮肤表面,而且要扎入静脉血管,所以皮肤表面的针眼并不一定与血管壁上的针眼在一个点上。如果仅仅用一根手指压住了皮肤表面的出血点,并未能有效按压住血管上的出血点,就会出现渗血、瘀血的情况。正确的止血按压应该是用三个手指压住抽血点及上方约2厘米处,将皮肤表面和血管壁上的出血点整体压住,就可以避免血管继续出血。

2、边按边揉:抽完血后,血管针眼处仍在继续出血,用三根手指压迫正是起到止血作用,但是按压时千万不能揉,轻揉出血处不仅不能止血,反而会加速出血,效果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只能压不要揉。

3、按压时间过短:正常情况下,抽完血后止血一般要35分钟,如果仅按压一小会就自认为没事了,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正确方法应该用三根手指坚持按压35分钟,年龄大或血小板异常患者按压时间应相对再长些。

4、袖子勒得过紧:

这种情况冬天时很常见,由于上臂衣服太紧,导致血液回流不畅,从而引起渗血。正确的做法是抽血后一方面进行按压止血,同时拉下上臂衣袖,避免上臂被衣服绑得太紧,影响血液正常回流。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前往医院就诊的病人最好穿着宽松些,这样便于采血和止血。抽血后要听从检验医师的建议,做到科学处理,一旦出现由于压迫止血方法不当导致局部瘀血,患者也不要过于紧张,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处置,一般情况下都会很快吸收的。

小常识:

抽血前一天,最好洗个澡,清洁手臂,这样可减少伤口感染的可能性。抽血前一天勿暴饮暴食,不要饮酒,保证足够睡眠,尽量减少运动量。抽血前可适量喝点水,放松心情,避免因紧张造成血管收缩,影响抽血。如要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项目的,抽血前12小时最好不要再吃东西。抽血后如出现淤青,24小时后可用热毛巾敷。抽血后最好休息15分钟,可静坐或躺下,若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晕血”症状,应立即平卧,喝点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离开。抽血后24小时内应保持手臂清洁卫生,尽量别洗澡,更不要洗桑拿。检验科 方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