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颈部长了一个肿块,到温州市人民医院做B超检查,显示有一个甲状腺结节大于2.5厘米,医生建议住院手术治疗。并且,还建议术中做快速病理检查诊断以便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避免术后再次手术。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术中快速病理切片诊断报告上,明明白白写的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第6天主治医师找病人家属谈话时,却又告知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明明是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几天后怎么又会变恶性?是当初误诊还是事后误诊?如果不是误诊,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良性变恶性这样截然不同的诊断结果?
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在健康人群中甲状腺肿瘤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过度生长所引起的病变,虽能触及,但在超声检查中不能证实的“结节”不能诊断为甲状腺结节。体检不能触及,而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结节称作“甲状腺意外结节”。这种甲状腺结节很常见,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3%—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其中有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其余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包括肿瘤性结节和非肿瘤性结节等,还有少部分甲状腺结节既有良性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结节中同时合并恶性病变,就如前述的微小乳头状癌。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通常指瘤体直径小于1.0厘米的癌。多数情况下其癌灶大小约为0.2—0.5厘米,可单灶性或多灶性,常常在毒性或非毒性甲状腺肿和桥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病变中被发现。事实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偶然发现,几率为25%或25%以上,取决于检查是否彻底。与临床上的明显乳头状癌不同,男女均可发生,男性微小乳头状癌似乎比女性常见。病变一般局限,少数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极少或无远处转移,预后通常极好,病变甲状腺叶切除即可,无需再行二次手术。快速冷冻病理切片时,病理医生一般是将送检标本以最大剖面取两块组织制作冷冻切片,其他剩余病变组织留作后续制作常规切片检查。所以,冷冻切片时一般不能将送检病变标本全部制作成冷冻切片,故有一定片面性,而后续剩余组织基本能全部制作常规切片检查就相对全面,如上述甲状腺肿病例在后续常规切片中就发现有微小乳头状癌就不奇怪了。
由于快速冷冻病理切片要求时间快速,也就是30分钟之内必须出病理诊断报告,而且其病变标本不能一次性全部制片进行全面观察,故有一定的误诊率,要求误诊范围小于10%。因此,在进行冷冻快速病理切片前,常与患者直系亲属签署冷冻病理切片同意书后方安排检查,以获取患者的理解。(作者系温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张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