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式设计、智能化流程、科技化设备、艺术化氛围……12月28日,我院娄桥院区举行了庄重的全面开诊仪式。娄桥院区立足温州西片区,服务范围辐射温州各县(市、区)、丽水、台州、赣南及闽北地区,开放床位1000张、日门诊容纳量超5000人次。
依吹台山之巍峨,临沉木桥河之秀丽。当天上午,山水相映的娄桥院区,彩旗招展,气势恢宏,瓯海大道旁的这位“红衣妹子”装扮得炫目多彩,喜气洋洋。
开诊亮灯 永载史册
我院院长赵翚致辞
中共瓯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振勇致辞
温州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程锦国致辞
我院党委书记余建敏主持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育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晓峰,市政协副主席黄寿龙,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曹建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叶世强,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程锦国,中共瓯海区委书记娄绍光,中共瓯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振勇,市发改委副主任金浩,市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董旭辉,市卫计委副主任章建新,瓯海区政府副区长王晓康,市总工会副主席刘金丹,团市委副书记张嘉祥,市妇联副主席蔡仁燕,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晚报总编辑缪磊,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领导,各兄弟单位代表,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退休职工以及职工代表参加了仪式。
在喜庆的音乐声和全场嘉宾热烈的掌声中,主席台嘉宾共同为娄桥院区开诊亮灯,见证这一永载史册的时刻。
功能齐全 布局合理
我院娄桥新院区坐落于瓯海区古岸路299号,瓯海区区政府附近,瓯海区卫计局的北侧,娄东大街的东侧,占地面积约131.5 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娄桥院区以“百姓医院、花园社区”为总设计理念,由一幢19层的主楼、5层裙楼及感染楼组成。医疗区内设置门诊、急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及行政后勤用房等,各个建筑功能通过医疗主街连成整体。在院内就诊时,患者能一站式挂号、诊疗、检查化验、取药,不用再来回奔波。
主体大楼一至五层为门诊、医技用房,各门诊单元自成一体,各居一端,避免穿越交叉现象;6至17层为综合病房,各护理单元设餐厅、活动室,供康复病人与探视病人休息、探视活动之用。
急诊科位于东侧一层,面积达6000平方米,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置抢救复苏区(危急濒死病人救治场所)、留院观察区(急诊综合病房)、普通诊疗区(诊治轻症病人)、辅助区(包括检验、影像、药房、输液、挂号、收费等),就像一家“小型医院”。
我院现在已是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成员单位,并且成为浙江省空中急救网络基地医院。不仅在娄桥院区建设了空中救援直升机临时停机坪,还组建了空中急救队伍,接受专业的训练。
智能化流程 人性化环境
在娄桥新院到处可见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的设置。天花板上行驶着的轨道小车,将各类化验标本、药物、物品精准地运输到目的地;全自动发药设备,每小时可以发药约2000盒(瓶);采血流水线、免疫流水线、血凝流水线等智能系统改良了传统的纯手工作业模式、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娄桥院区随便一逛,轻而易举就能发现这里的“文化味”,不少设计、区域都带着浓厚的人文情怀。一进门诊大厅,一架钢琴首先进入视线,美妙的音乐缓解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焦虑与痛苦心情。另外,在一楼大厅里装饰了中国医学发展史浮雕,还特设了院史馆,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医学文化,展现医院百年历史的医学根基与发展进程。医院的“后花园”不仅有杏花林、桃花林、梅花林、樱花林、竹林,还有小桥流水、假山喷泉,想必患者看到这样的风景,心情也会变得开朗起来。
娄桥院区的破茧成蝶,真实地记载了医院发展的历程,饱含着建设者和全体温人医人的辛勤汗水和艰苦付出,也见证了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支持,医院将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患者感受百年老院有温度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