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治疗方式,老百姓称之为“打点滴”,而一袋袋“盐水”在输入患者体内之前,有着怎么样的经历?过程是否安全可靠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什么是静脉配置中心?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英语为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为其缩写),是医疗机构中根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按照静脉用药调配的要求,在药学部门的统一管理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和(或)护理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肠外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的调配,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成品输液和药学服务的功能部门。
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成立于2016年4月,位于门诊大楼10幢8楼,占地面积571㎡,设有审方区、排药区、调配间、成品核对区、脱包间等,现承接着10个病区的普通输液以及全院肠外营养、肿瘤药物的配置工作。静配中心现配备药师7人,护士 5人。
清晨,天还蒙蒙亮,静配中心的药师们就已经在各自岗位紧锣密鼓地开始工作了。每一袋盐水,都是经过“审方—排药—核对—仓内配置—出仓核对—分拣打包”这一流水线,才最终送往病区,注射进患者体内。
一.药师审方
病区医师为患者诊治后,将医嘱通过医生工作站系统传入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师通过系统程序认真审核医生用药是否符合用药标准,确认药物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溶媒选择等是否正确和适宜,分析药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然后根据药物时辰药理学、稳定性、输液速度等要求,合理安排批次顺序并打印药品瓶签。
二.排药并核对
排药班的药师根据输液标签的内容,到药架领药,然后将每位病人的输液药品放置在“配药篮”内,进行医嘱核对后,将一框框“配药篮”送入通过“传递窗”送入 “无菌调配仓”。
三.输液配置
“无菌调配仓”的工作人员通过“ 传递窗”取药,然后在生物安全柜进行配药。无菌调配仓间为万级洁净环境、拥有百级洁净的操作台,里面的调配人员需要穿戴专业手套、隔离衣、护目镜、口罩等进行职业防护,在这里进行药物配置,大大减少了输液被细菌、粉尘、其他药物污染的机会,提高了质量与安全性。
四.成品核对
配置结束后,药师对成品输液进行核对,标签信息、不溶性微粒、颜色变化等等出现异常变化的现象都逃不过药师的法眼。
五.分拣打包
将核对合格的药品分批装箱运往病区,以保证病区患者的及时用药。
每天,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人员要为临床科室调配4个批次药物以及1批病区自行调配的药物。
6:40-9:00:完成第一批次的药物配置
9:00-11:30:完成肠外营养、肿瘤药物、新生儿、第二、三批次的药物配置。
14:00-15:30:完成第四批和化疗药物的配置并打包部分病区自行调配的药物
休息期间,药师们还要查询文献、指南,阅读各类药品说明书,掌握每一个药物的用法用量、溶媒适宜性、配伍禁忌等等。药师余德观说,静脉配置中心的药师需要熟悉药品知识,还要掌握静脉配置的信息流程,不仅要熟悉会查阅文献和评价处方适宜性,还要有较强的临床沟通能力。
药剂科主任刘金来介绍,相对于传统护士站输液配置,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建立能有效解决输液污染、护士职业防护问题,同时也能发挥药师专长与作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合理性。静脉用药配置中心 余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