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每200个孩子中,1人太瘦1人太矮5人有点肥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生长发育情况是父母最为关注的。昨日,温州市妇幼保健所发布了2015年全市5岁以下户籍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调查,在376605名孩子中,低体重儿童1982人,生长迟缓1288人,超重和肥胖的有10437人。与全省平均相比,我市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情况较好。
调查——
长慢的少了 小胖墩多了
2014年起,我市对儿童生长迟缓和超重、肥胖等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
2014年调查显示,我市儿童生长迟缓率0.47%,超重率1.78%,肥胖率0.9%。而在2015年,这几项指标分别为0.34%、1.85%和0.93%。对比发现,生长迟缓的变少了,超重甚至是肥胖的儿童明显增多。
而营养健康状况不良,可能与遗传、喂养方式、生活习惯等有关。
病例——
男童睡太迟,个子难长高
“尽管数据统计显示生长迟缓的变少了,但在日常门诊中,因生长迟缓就诊的占了大多数。”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叶炯介绍,每日门诊60多名患者中,有30-40名患者身高偏矮。
去年,一个3周岁男宝让叶医生印象深刻。体重和同年龄的孩子差不多,身高却明显偏矮。根据标准,3周岁男童正常身高应该达到94.9cm,而该宝宝身高只有85cm,生长迟缓了足足10cm,身高相当于2周岁左右的孩子。
叶炯说,孩子父母身高也都标准,可以排除遗传的因素。体检后,孩子身体指标也正常,没有疾病问题。如果说是营养不良导致的,孩子体重又正常。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通过问诊,医生了解到,孩子父母都比较年轻,没有带孩子的经验,晚上经常玩手机、电脑到深夜。受父母影响,孩子睡得越来越晚,有时常常是十一二点以后。
“睡得晚也会影响身高?”男宝的父母十分不解。对此,叶炯解释,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是有波动的,一般晚上11点前进入深度睡眠,就会迎来分泌高峰期。孩子长期晚睡,就会错过分泌高峰期,每个月长得比同龄人差一点,半年后,会出现较大差距。
提醒——
春天易长个 早睡多运动
专家提醒,春季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想长高的,一定要把握黄金期。
专家建议,3周岁以下婴幼儿最好晚上8点前入睡,睡眠时间需要达到12-14小时。3-7周岁儿童10点前一定要入睡,每天睡足10-12小时。
除了睡眠,运动也很重要。游泳、跳绳、拉伸运动等,都是医生推荐的长高“秘诀”。至于饮食,不提倡乱吃维生素、钙片,只要均衡饮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长得高不高,4周岁时就能看出“苗头”。因此,如果4周岁的孩子每年生长小于5cm,或者男童低于94.4cm,女童低于93.5cm,就要到医院进行咨询。
另外,孩子5周岁以后,建议每年测一次骨龄,对于生长发育迟缓的孩子,需要每半年测一次骨龄。一般来说,通过改变喂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医生专业的指导下,生长迟缓的孩子经过3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追赶上正常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