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民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54岁的林女士至今还如此念叨。1998年,她因“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反复晕厥”在市人民医院(当时为市三医)住院,在经济极度困窘之下,靠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给她安装的一台免费永久起搏器才得以维持生命,健康生活了七年。后来家庭经济状况改善后,又自费在人民医院更换了两台起搏器,至今身体状况依然良好。事实上,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以下简称“心内科”)多年来常有类似的慈善之举,用“善款”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此外,心内科领先于同业的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也令人瞩目。
12年随访心肌病患者 直到痊愈
65岁的患者曾女士来自青田,12年前,她因“稍微活动感呼吸困难”而在青田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她的心超检查发现心脏的结构变化已非常严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已达80毫米(正常人小于55毫米),左室射血分数只有19%(正常人大于50%)。青田医生经过诊断后表示,曾女士甚至活不过两年。曾女士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
王毅主任在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后,因考虑到患者的基础心率较快,初步判断患者如经过严格而长期的“生物学治疗”可能会有显效的结果,同时建议患者每月来一次门诊进行仔细的调药,长达一年的药物调整,最终使“生物学治疗”的重要药物达到最大耐受剂量。二年后复查心超检查,患者的心脏形态明显好转而最终恢复正常,随访12年,患者现在仍非常健康。王主任每每回忆起这个病例,内心充满着成功的喜悦,曾女士的家人屡次谈起心内科的治疗,都啧啧称奇。
王毅主任介绍,慢性心力衰竭的现代治疗理念与以往明显不一样,真正能使病人寿命延长的治疗方法是“生物学治疗”,只是要达到理想效果,要患者与医生配合好,医生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要做到定期的严格的门诊随访,不能一蹴而就。
王毅主任介绍,心内科向来重视“慢病的门诊管理”:“我们始终认为,对于慢病,防治非常重要,比如心血管领域的三大疾病,如冠心病、房颤、慢性心衰等,我们都很重视门诊管理,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这类患者,我们都有定期的门诊和电话随访,对他们进行长期跟踪,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患者反复多次的住院,对家庭和社会都有所裨益。”
除了坚持门诊随访以外,人民医院在医疗服务理念方面还有多项创新,比如,对于脑卒中,就始终遵循“防重于治”的理念,在温州地区,使用“华法令”对卒中的I、II级预防,使用率很高;此外,对重急症救治,技术过硬,并且反应快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血运时间很短,95%的患者从入急诊科到球囊开通时间小于90分钟(90分钟是国际上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此外,对于边缘学科多有涉猎,研究成果丰厚,心内科长期与国内肺动脉高压中心的专家联合,在温州地区首先开展对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市第二批重点学科
连续三年先进科室
走入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心内科,感受最深的,是一系列完善的医疗辅助设备: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活动平板、心脏超声、心电监护系统、多导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大型血管造影机……
人民医院心内科以其优良的医疗设备、优质的服务,获得了多项荣誉,如今,心内科已是温州市第二批重点医学学科;并且于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医院的先进科室;它还曾获得浙江省级青年文明号,并在2009年获得温州市青年文明号创建十五周年“突出贡献奖”的先进集体。
科室一直致力于技术的研究、服务的创新,并且有多项技术走在全市前列,比如冠脉血运重建术、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外周动脉疾病的综合治疗等,这些技术,先后获得院内四项新技术创新奖。
如今,心内科常规开展心脏介入诊疗项目已达20项,年心脏介入总例数达1200例,心血管介入诊疗水平已经跻身省内先进水平。
“我们的荣誉与发展,都离不开心内科的优秀团队。”科主任王毅谈到,心内科向来重视团队协作与配合,“正是这种良好的氛围,才使医务人员,能更好地致力于技术的革新和服务的创新。”
多次善款救患者
“燃眉之急”
2012年,一位周姓阿婆来人民医院治病,周阿婆胸痛多年,一直查不出原因。“她来看病时,甚至到了洗把脸都会有心绞痛发作的地步,吃穿住行早已没办法自理,家里人怕她出意外都寸步不离。”心内科主任王毅回忆道。
经检查发现,周阿婆有严重冠心病,3支冠状动脉均达到95%以上的狭窄,必须得做冠脉搭桥手术或微创介入治疗。“而当时,因考虑介入手术的风险很大,很多医院和医生担心手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而不愿意接这个病人。加之老人家家庭经济异常困难,拿不出手术的费用。当时老阿婆和家人都打算听天由命了。”心内科陈晓曙医师说。
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王毅主任了解情况后,组织全科认真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冠脉造影的结果,确定“犯罪”血管。同时,充分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在得到患者与家属的理解与同意后。决定动用科室慈善基金,对患者严重的多支病变进行部分冠脉血运重建术。最终植入了2枚支架开通了最可能引起胸痛的狭窄血管,解决了老人家的胸痛,提高了她的生活质量。如今,周阿婆早已恢复了健康,能自理日常的生活。
慈善基金的来源,主要是热心慈善的社会人士的捐款,也有部分来自病人或家属感谢而捐献的善款。人民医院心内科自设有专门的慈善基金以来,多次帮助贫困患者,几年来内,累计捐献出十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