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每位女性一生中必经的一个阶段,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更年期病人越来越多。世界更年期医学会选定每年的10月18日为“世界更年期关怀日”,并召集全世界49个国家,期望共同重视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并采取行动进行更年期教育保健活动。女性骨健康是更年期不可回避的重点问题!
2022年10月17日我院更年期专科门诊专家潘琼慧副主任医师将给我们带来线上科普讲座“是谁阻碍你成为乘风破浪的姐姐—关注女性骨健康”。
来看一组数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
全国人口超过14亿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亿6402万人,占18.70%。预计到2048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5亿人。2020 年,国内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增至 2.866 亿人。骨质疏松症患者 2050 年将会上升至 5.333 亿人。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男性的 3 倍。
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更高的原因
其一,绝经是逃不去的梗。女性40岁之后,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特别是到更年期及绝经后,体内雌激素呈现断崖式的下降,绝经后骨量快速减少,绝经后早期,前臂远端每年平均减少骨密度约 3%,脊椎和股骨颈 绝经后 3 年内平均每年减少骨密度 2% ~ 3%,绝经早的女性(45 岁前),骨密度下降更快速,平均每年 骨密度减少 3% ~ 4%。
其二,女性日照少,运动少,骨质合成减少,流失增加。
其三,不合理的膳食,中国人偏爱大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对于高钙及蛋白食品如牛奶,鸡蛋,肉的摄入不足。
女性骨质疏松的表现
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会杀你于无形之中。
女性进入更年期或绝经后,会发现身高在逐年递减,其实这是您的脊椎在发生骨质疏松,进而发生压缩性骨折。
中老年女性被称之为不能碰的瓷娃娃,一碰就碎,一碰就折,甚至有人打个喷嚏也把自己骨折了,其实是因为骨质流失,骨脆性增加,脆性骨折发生,甚至会发生瘫痪及危机生命 。
定期进行检查很重要
黄帝内经有云:治未病之病。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建议每两年进行骨密度X线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倾向,亡羊补牢虽为时不晚,但防范于未然更是明智之选。
预防骨质疏松的做法
健康饮食
每天每顿饭都有水果和蔬菜、全麦纤维,每周 2 次食用鱼,低脂摄入, 控糖(≤ 50g/d)、少油(推荐多种油交替)(25 ~ 30g/d)、限制盐的摄入 (≤ 6g/d)、戒烟、限酒 ,每天饮酒量不超过 20g。
适当控制体重
俗话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过重的体质指数会对骨骼产生过大的负担。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 (m)^2 ,体质指数18.5 ~ 23.9kg/m^2 为正常。
摄入足够的钙
每天晒太阳10-20分钟;18-49岁推荐钙的每日摄入量800mg,50岁以上和绝经后女性1000mg每天,调查显示居民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平均366.1mg每天,故还需补充钙400-600mg每天。
纯补钙可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首先通过膳食补充,比如含钙高的食品,如牛奶,虾皮,芝麻,藻类,大杏仁,西兰花,豆类等。如果不能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钙,就需要药物补充。
不忽视补充维生素D
生素D在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肌肉性能、增加平衡、降低跌倒的风险、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中国成人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 400 IU(10µg)/d,≥ 65 岁老年人推荐摄入量为 600IU (15µg)/d。维生素D的摄入包括内源性包括通过胆固醇日照合成,以及外源性,通过食物的摄入,比如含维生素D高的食物 ,如动物内脏,牛奶,鸡蛋, 三文鱼等或药物。
不能忽视根本原因
更年期门诊潘琼慧副主任医师介绍,更年期以及绝经期女性之所以在这个时期骨质疏松发病率如此之高,就是缺乏雌激素惹的祸,所以,对于有适应症而没有禁忌症的女性朋友,激素替代就是重中之重,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以及中医治疗,潘琼慧副主任医师介绍温州市人民医院更年期团队有专业的骨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团队,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式。
骨质疏松不沉默
学科团队来相助
激素替代显神通
老年生活乐悠悠
更年期特色门诊团队介绍
“
2016年妇科成立更年期门诊,同年成立青春不散俱乐部。充分利用妇科门诊,妇科生殖内分泌,妇科计划生育中心,宫颈治疗中心,宫腔镜治疗中心,产后康复及盆底中心,妇科肿瘤病房,妇科普通病房资源优势,整合乳腺外科门诊,骨科门诊,营养科门诊,心理门诊,药学门诊,中医特别妇科中医门诊等多学科团队,系统完善心理、营养、运动和性保健等咨询指导与健康教育;提供包括体格检查、专科检查(包括乳腺和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更年期妇女提供健康状况筛查评估,营养、心理、运动咨询指导,激素测定和骨质疏松诊治,盆底功能评估及康复,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及多学科门诊等服务,不断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