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媒体报道
在肩膝领域闯出一片天,在科普宣传中花样翻新 他是个“钻牛角尖”的骨科医生

作者:温州商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0/25 9:35:49

1.jpg

温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黄飞日(右一)团队在查房。

人物名片

●温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ISAKOS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骨科运动


医学学会认证

  他的白大褂总是挺括,他将生活中的一丝不苟悉数用于工作。

      他的“嗅觉”特别灵敏,他总能捕捉骨科发展的蛛丝马迹。

  他的手似乎天生为关节手术而生,他将关节镜操作得如行云流水。

  他目标明确,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一路马不停蹄。

  他下定决心,让患者学会防病,所以认真地做着宣教工作。

  他是一个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在科普中,都立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他就是温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黄飞日。


黄飞日

关注运动医学的原因 从他扭伤膝关节说起

  2012年,黄飞日进入温州市人民医院,成了一名骨科医生,一晃10年,在从一个青涩小伙蜕变成中年大叔的同时,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他存了满满的能量,厚积薄发。

  “进入骨科的头几年,其实我是迷茫的,一直做着一个普通骨科医生做的工作。有一次,我摔了一跤,导致膝关节扭伤。却没想到,这一摔,竟然因祸得福,我找到了工作的转折点。”黄飞日回忆说,2015年,他在一次下楼时踩空摔倒,扭伤了膝关节。拍片之后发现,并没有骨折,是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身为一名骨科医生,给自己治疗不是什么难事。黄飞日制定了一个康复方案,早期进行制动固定、戴支具,理疗、贴肌内效贴加外用药治疗,同时使用肘拐。后面开始进行力量以及平衡训练。

  “骨科医生,看过太多那种开放性损伤的患者,来院时受伤严重,也不过几个月恢复。我这个小小的韧带也恢复了5个月。并且制定的康复方案还要不停地调整,其间,我也是查阅了不少相关书籍和文献,如在游泳池里行走这项训练,也是在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总结出来的。”这让黄飞日对骨科有了一个全新认识。他开始关注起了运动医学,尤其是在膝关节与肩关节方面。

  这个时候,黄飞日豁然开朗,他找到了目标:要在某一领域深挖,做精做细。他把精力投入到了运动医学这个全新的骨科亚专科上。2016年,黄飞日继续深造,攻读博士。与此同时,他在运动医学方面的经验也突飞猛进。2019年,他前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跟随知名的运动医学教授陈世益团队学习。有了扎实的功底,黄飞日信心百倍,他开始大展拳脚。

  为了将运动医学研究透,黄飞日还疯狂买跑鞋,通过测试,来发现每类跑鞋的优缺点,为他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实际依据。“选择即做,还要做到最好。”这便是黄飞日的人生信条,用他自己的话说,其实就是“钻牛角尖”。


关节镜打破传统治疗 疑难问题被他全化解

  记者采访当日,黄飞日开展了一台特殊的关节镜手术。患者陈女士,今年50来岁,单论病情并不复杂,特殊就特殊在其是一名血友病患者。

  “血友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血液中缺少凝血机制所必需的凝血因子,患者体内一旦发生出血,靠自身机能无法止血,因此血友病患者也被称为‘玻璃人’。并且,陈女士的血型是Rh阴性血,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这让这台手术难度提升。该患者之前在其他医院就诊时,医生都不太敢操作这样一台高风险手术。”黄飞日说,但对于他跟血液科的医生来说,并不害怕,因为针对血友病患者的骨科手术,他们已经开展过多台,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掉以轻心。相反,会加倍投入精力。”黄飞日介绍,术前,他与血液科相关医生多次进行会诊,确定手术方案,针对术中可能引发的出血不止,制定了多个应对措施,做到万无一失。不到一个半小时,手术顺利结束,陈女士第二天便开始了康复训练。

  这并不是黄飞日做过的最难的关节镜手术。去年,一名年轻男性因骑摩托车摔倒,被120急救送到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后来,这台修复手术是由黄飞日团队完成的。当时,该患者的膝关节严重受损,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断裂,髌骨支持带撕裂,髌腱断裂,半月板撕裂。不夸张地说,相当于一条腿已经废掉了。黄飞日带领团队在手术台上奋战了3个多小时,保住了这条腿。现在,该患者还会定期复查,恢复的情况不错,可以正常行走、上下楼梯。

  黄飞日是温州较早开展关节镜手术的骨科医生之一。从运动医学到关节镜手术,他总能快人一步,而且他这双“巧”手,似乎天生是为做关节镜手术生的,只要器械在手,他便热情满溢、操作如风。


用心设计原创健身操 他把科普玩出新花样

  前几天,20来岁的小章挂了黄飞日的号看脖子痛。谁知,黄飞日在问了小章的病情,进行了查体之后,给出斜方肌肌筋膜炎的诊断。他没有开药,也没有开检查单,只是教了小章一套“对向拉伸操”,并进行了现场示范。小章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医生,虽然一时有点蒙,但她很庆幸能遇到专业且负责的医生。

  几乎每名黄飞日接诊的患者,都能得到他这样那样的指导意见,其中不乏他的原创健身操。“能通过运动治疗的一定不开药”,这是黄飞日看病的一大准则。而通过临床,也让他意识到,患者对关节损伤的认知十分缺乏。就拿肩痛来说,只要肩膀痛,患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肩周炎,可以这么说,他们会把所有肩痛都归结成肩周炎,殊不知,肩痛还有可能是肩袖损伤、黏连性关节囊炎、肩峰撞击综合征、肩关节盂唇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等问题,而肩周炎在肩痛里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一对一的宣教太慢,他有点急。恰巧医院开推短视频科普栏目,黄飞日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去年,他推出《老年人防摔倒力量训练》系列,共3期。后来,因为反响不错,还走进温州老干部大学进行了现场讲座,并且被省级媒体转发。其中有一个滑雪摇摆训练,是黄飞日的原创动作,该训练可以增加老年人的肌肉力量以及调节平衡感。“我妈妈有次没站稳摔倒了,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老年人那么容易摔倒,这才有了这个系列的出炉。”黄飞日笑着说,看似他的不少发现都是以摔倒为代价的,这也说明,运动医学与老百姓是息息相关的。

  就在上周四,黄飞日的“肩痛学校”科普系列第四期在医院视频号上播出,该系列是通过针对肩部的相关训练,让大家了解肩痛,并学会一些预防肩痛的招数。每期视频的观看量均超3000人次。

  “运动医学领域十分广泛,目前,我只在膝、肩关节两方面有所收获,还有许多等着我去探究、深耕。我会继续‘钻牛角尖’,让自己成为一个运动医学专家。”黄飞日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