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大众健康
夏季,高血压病人如何管理血压?

作者:保健科 来源:保健科 发布时间:2019/7/29 0:00:00

在经过风和日丽的春季之后,温州已经迅速进入了夏季,人们普遍认为夏天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最稳定的日子。然而,各大医院除了发热、急性肠炎的病人增多外,因血压管理不当而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人数也有所增加。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会在夏季形成一个小高峰?这与人们在血压管理上的误区有关

 

一.天热了,血压偏低了,可以停用降压药物?

入夏,在门诊上碰到很多高血压患者,感觉自己的血压正常了或者偏低了,就自行停用降压药物,或是隔天服药,或是凭感觉服药。其实这类患者的做法是不对的。夏天天气炎热,随着外周血管扩张,阻力下降,血压也较其他季节降低,但降压药物不能随便停服,除非血压太低,不能耐受,出现头晕、黑曚等情况,也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减量、调整降压药物,因为有些药物不仅仅起到降压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尿蛋白、降低尿酸、保护靶器官等作用,以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二.夏天发现血压偏高,可以不吃降压药吗?

平时也没有明显的症状,担心“是药三分毒”,常常问医生:夏天可不可以不吃药,通过运动锻炼、控制体重、饮食或者服用中药,就把血压降下来?不管是什么季节,偶尔几次测得血压偏高可以运动、改善饮食、控制体重等使得血压达标。如果血压持续偏高,尽管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必须服药。因为医学强调“二害相权取其轻”,只有控制好血压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压才是硬道理,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当然要根据药物特点个体化选服),相比患者获得的益处可以忽略不计。

 

三.夏季如何管理自己的血压?

坚持在家庭中自测血压,并记录下来,观察血压是否达标,便于医生更好地调整用药。另外,有些患者存在“白大衣高血压”,所以诊室血压有时不能客观地反映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监测清晨服药前血压,一天24小时血压不断波动,一般清晨6-10点是血压最高的时段,是降压药作用最薄弱的环节,而且就诊往往不在清晨时段,清晨血压升高很容易被忽视。故而应当在每天清晨6-10点之间或者起床1小时内、服药前测量清晨血压。

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真正长效、平稳控制血压的降压药物,如有血压波动异常,也要到门诊专科医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用药。

及时饮水,喝健康水。清晨醒来,是全天血液最浓缩的时候,一杯温水淡茶有利于血液循环但不能把饮料当水喝。

动静适宜。不能因为怕热而每天窝在家里不活动,傍晚时分是心血管功能最稳定时间,宜在较凉爽的傍晚进行活动,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饮食清淡。夏季,人的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等,经常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食物。饭菜不宜过咸,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等。

稳定情绪。夏季的心情一定不能烦躁,心情宁静了,交感神经张力就会下降。血压、心率、代谢、体温也随之下降,人体有强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论外界环境怎样,只要心理平衡,心态宁静,就能起到极为显著的稳定和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