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大众健康
生病需服药,喝水知多少?

作者:保健科 来源:保健科 发布时间:2018/9/30 0:00:00

很多人吃药的时候,往往都是应付了事,拿着药片随便就着一杯水就吃下去了,殊不知有些药物对水温和用量都是有要求的。正确的服药方式,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同时也能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一、需多喝水的药

 

   1、尿液中浓度高的药:如复方磺胺甲噁唑(SMZ)、柳氮磺吡啶等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容易在肾小管、输尿管、膀胱等处形成结晶,多喝水可以降低尿液中药物浓度,减少形成结晶的可能性。

2、消化道刺激大的药:如阿仑膦酸钠、四环素类抗生素、甲硝唑、补铁剂等,服用时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特别是阿仑膦酸钠,应在早餐前三十分钟,用一大杯温开水送服,用药后30-40分钟内不可进食,也不可躺卧。

3、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发烧患者在服药后退烧时会出大量的汗,有可能导致水和电解质失衡,这时补水就十分重要。

4、平喘药:如茶碱、氨茶碱等,服药后会引起口干、多尿,补充水分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需少喝水的药

 

   1、胃黏膜保护剂:如麦滋林,药物进入胃部后会形成许多不能溶解的细微颗粒,这些颗粒会覆盖在受损的胃粘膜上,保护其免受胃酸侵蚀,若服药后马上喝水,会稀释药物,降低药效,建议直接吞服,避免用水冲服。

2、止泻药:如蒙脱石散,本品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结合,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所以一袋只要用50ml温水冲服后就能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了,再多喝水反而会降低药物的吸附力。

3、糖浆剂:如强力枇杷露,止咳作用是依靠糖浆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减轻炎症对黏膜的刺激,服药后立即饮水会降低咽部黏膜表面的药物浓度,药物的止咳作用也大大降低了,所以建议服用止咳糖浆后5分钟内不喝水,半小时内也尽量少喝水。

三、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

 

   1、助消化类: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类,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易凝固变性,失去应有的催化剂作用,使助消化功能大大降低,所以应用凉开水服药。

2、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被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所以应用凉开水送服。

3、活菌制剂:如乳酶生、整肠生、培菲康、妈咪爱等均含有活性菌,受热后均会遭到破坏,应用凉开水送服。

4、某些特殊药物:如桉柠派肠溶软胶囊等,热水会使胶囊外壳软化,导致药物提前释放,应用凉开水送服。

总之,吃药喝水也是一门大学问,如有相关疑问,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