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2月6日24时,不完全统计,全国报告儿童确诊病例232例,大部分有明确的接触史,已报告3例新生儿感染病例,尚无儿童死亡病例报告。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1、以发热和咳嗽较为常见,还有乏力、肌痛、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多在一周内消失。热程多为1-2天,最长8天,少部分可无发热。
2、51例有肺部影像资料者中,37例有磨玻璃样或感染样病变(其中6例临床无症状)。
3、2例危重症病例均有基础疾病史。
4、与成人病例相比较(症状明显期在病后1-2周,排毒时间可持续3-4或更久),儿童病例大多更轻,恢复更快,排毒时间更短,预后更好。但仍需密切监测,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患儿,力争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
根据现有儿童感染病例的特点,建议分为如下临床类型:无症状或亚临床感染、轻型、普通型、重症、危重型。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原则
四早原则:早识别、早隔离、早诊断及早治疗。
1、对临床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方案:无症状或亚临床感染和轻症感染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普通型肺炎需住院治疗,重症肺炎和危重症患儿必须收入儿童重症医学病房。
3、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尚无确认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轻症或普通型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重型和危重症的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积极综合治疗以纠正肺氧合功能障碍、有效的器官保护和功能支持以及防治并发症。
居家隔离注意事项:
1、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2、注意房间通风,一日2次,每次30分钟;佩戴大小合适的口罩,勤洗手;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陪同家长需佩戴口罩,穿长袖衣物和注意手卫生。
3、处理分泌物和呕吐物及污染纸巾等:需戴上乳胶手套,将污染物放入袋子密封好,用消毒剂喷洒外包装袋表面再扔至垃圾桶。
4、其他消毒措施:居住房间内,应定时采用含氯消毒剂搜擦拭或喷洒地面、各种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消毒剂需保留5分钟);耐热的餐具可煮沸消毒10分钟;用热肥皂水彻底清洗患儿的衣物、被单和毛巾等。
解除隔离指征: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病灶明显吸收,连续2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