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大众健康
量血压,敢说你做的都对吗?这3点做到才准确!

作者:保健科 来源:保健科 发布时间:2017/9/4 0:00:00

大夫,为什么我在家量血压是正常的,到医院一量血压就高?”“大夫,我经常量血压,为什么读数差别那么大?”在门诊中,我经常会听到类似的提问。每次我都会反问:“你确定真的会量血压吗?
    事实证明,很多时候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虽然不少患者在量血压这件事情上毫不马虎,但是由于不得其法而事倍功半,甚至还会被不实数据所误导。


1
、选准测量时间
   
人体的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要尽可能选择“稳态”时刻来量血压,多推荐早晨起床后一个小时之内测量。早晨起床后先洗漱,排空大小便,然后静息5~15分钟,接下来就可以量血压了(切勿服药和进食)。
   
对于有些患者,还应根据其可能存在的血压波动,在晚上睡前或午后、身体不舒服时也测量一下,以便了解血压是否“全天候控制”,以判断降压药的剂量、剂型和种类是否合适。另外,每次测量的时间点应尽量保持一致。
2
、端正测量姿势

测量血压时,争取做到“昂首挺胸”,身体不要向前倾斜,手掌自然向上平展,胳膊肘与心脏保持水平。测量时不能隔着衣服,袖带贴缚上臂,其下缘在肘弯处至少要露出 2 厘米。特殊情况的患者要选择卧位,诸如高龄老人、糖尿病患者及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等,另外还应加测“站立位血压”。
3
、测量要及时精准   

很多人在家测量与医院测量的血压数值往往不同(后者偏高),比如会出现一些因精神因素、情绪不稳等导致的白大衣高血压,因此更凸显家庭测量血压的重要性和精准性。
    在家测血压应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家庭测量血压时至少要重复一次(间隔两分钟),如果两次测量读数相差超过5毫米汞柱,则要进行第三次测量,并取后两次读数比较接近的平均值。对于普通高血压患者来说,无需每天都测量血压,一周两次即可。
   
如果年龄不大,也没有高血压家族史,每年体检时量血压即可;40岁以上的人群,量血压的频率就要相对高一点;假如有高血压家族史,同时生活习惯也不是很好,量血压就要更勤一点;如有头晕、头沉、头痛、后脖根子发硬、困倦、突然睡眠不好、打呼噜有突然的呼吸停止等异常情况,第一要务就是测血压,因为这是找寻病因最简单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