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听过中风、脑出血之类的脑血管病变,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个词大家肯定很陌生,那现在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
发病原因
本病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其发病可能有多种因素引起。
1.微血栓:颈内动脉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块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游离脱落后,阻塞了脑部动脉,当栓子碎裂或向远端移动时,缺血症状消失。
2.脑血管痉挛:颈内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该处产生血流旋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痉挛,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旋涡减速时,症状消失。
3.脑血液动力学改变:颈动脉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或狭窄时,如病人突然发生一过性血压过低,由于脑血流量减少,而导致本病发作;血压回升后,症状消失。本病多见于血压波动时易出现本病发作。此外,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损害亦可使脑局部血流量突然减少而发病。
4.颈部动脉扭曲、过长、打结或椎动脉受颈椎骨增生骨刺压迫,当转头时即可引起本病发作。
TIA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1.颈内动脉系统TIA可表现为突发的意识模糊、癫痫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肢体麻木、单瘫、偏瘫、同向偏盲、失语、失用、交叉性黑朦偏瘫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表现为眩晕、晕厥、猝倒、黑朦、复视、视物变形、视野缺损、平衡障碍、球麻痹、遗忘、失认等。
TIA发作了该做哪些检查呢?
1.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粘稠度等)
2.脑血管检查(如经颅多普勒检查、颈动脉B超检查、MRA检查等)
3.颈椎检查(颈椎CT、 MRI检查)
4.头颅CT扫描或MRI检查(观察颅内缺血情况)
5.心电图(主要是排除诊断)
医生会如何治疗呢?
偶尔发作或只发作1次在血压不太高的情况下可长期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或氯比格雷。如有致TIA的危险因素存在时,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应更长。同时应服用防止血管痉挛的药物,如尼莫地平,也可服用烟酸肌醇酯。
TIA发作频繁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近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很大,应积极治疗,其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1.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
2.抗血小板聚集(可选用肠溶阿司匹林或氯比格雷等)
3.改善脑微循环(如尼莫地平、桂利嗪等)
4.扩血管药物(如曲克芦丁都可选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吃什么好?
1.患者可多吃活血的食物:茄子,柿子,藕,空心菜,黑木耳,桃子等。
2.患者应禁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3.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低盐少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