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现在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如何才能防暑、消暑呢?
预防伤暑
保护阳气
食宜苦酸
中医认为暑气为阳热所化,耗气伤津,且暑多夹湿。夏季饮食建议适当食用苦味、酸味之品。因苦为火味,味道偏苦的食材多有清热之功效,可以清解暑气,如芥兰、苦瓜等蔬菜可以选食。《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酸味之品可以益气生津,如酸梅、山楂等可以做成夏日饮品服用。
夏月易伤湿冷,饮食不可过于寒量,诚如《颐身集》所讲:“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建议大家冷食不宜多吃,贪多定会伤及脾胃阳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现吐泻之症。
俗语讲:“冬吃萝卜夏吃姜”,其实是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生活化概括,提醒大家夏日不可过时寒凉,需要注意顾护脾胃阳气。
调和精神
夏日气候炎热,万物生发,人在此时容易情绪激动,情志过激亦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大家应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推荐3款消暑饮品
1.酸梅汤
酸梅50克,山楂30克,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3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可消食健胃、生津止渴。
2. 薏仁绿豆粥
薏苡仁50克、绿豆50克,薏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绿豆最好也浸泡1-2小时,然后煮至米熟,加少量白砂糖即可。可清热消暑,健脾祛湿。
3.冰镇西瓜露
西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可清热消暑、生津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