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顾名思义就是骨头上长出的毛刺,通常,大家习惯于把骨头长骨刺的现象叫做骨质增生,也叫骨赘增生,或者叫骨质退行性变。
骨质增生是老年性疾病,青少年长骨刺的可能性很小很小。那么骨头为什么长骨刺呢?骨刺都长在哪些地方呢?
人体的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都附着在骨头上,肌肉韧带收缩将骨头往一个方向拉动,所以两个骨头之间就会产生距离变化,从而使人体会产生躯体或四肢的运动。这些肌肉附着在骨头的地方承受很大的力量,有时候人体为了保持某一个动作或重复某些动作,这些骨头上的肌肉附着点的拉力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久而久之,体内的钙盐会沉着在这些地方,慢慢地钙化,骨头重塑形,形成骨刺。
所以骨刺的生成是骨头对来源于肌肉持续拉力的适应性改变,骨刺生成之后,肌肉和骨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就使骨头和肌肉紧密配合,大大加强了抵抗应力的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骨质增生不一定是坏事,它是人体适应持续应力的结果,它能使人体承受更大的应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骨刺都是生在骨头的边缘,肌肉附着的地方,或者说骨刺一般长在人体需要负重的地方,如颈椎、腰椎的后缘,因为脊椎后面很多肌肉附着,这个部位还是人体重力线穿过的部位,承受很大压力;还有容易长骨刺的地方时跟骨的下面前缘,脚底的筋膜为了维持足弓,持续牵拉跟骨的前下方而会长骨刺,跟骨的骨刺有时候还长在后面上缘,因为腓肠肌通过跟腱反复牵拉这个部位;膝关节的髌骨也是因为上下缘收到股四头肌和髌韧带的牵拉而容易长骨刺。
在老百姓的认识中,对骨刺存在着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关节肿痛是骨刺“刺扎”引起的
一些人认为骨刺如铁钉、竹刺般深深地扎入组织,这是错误的。实际上骨刺外面有骨膜甚至韧带包绕,就算深入组织也不至于我们想象得血肉模糊。骨质增生引起关节肿痛的机理在于在骨刺刺激了周围组织,产生了无菌性炎症,才会引起、肿胀、疼痛等症状。
误区二:骨刺越大关节肿痛越厉害
骨刺的大小与关节肿胀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与疼痛的程度并无直接关系,骨刺周围的炎症刺激神经才会产生肿痛。临床上常可看到有些患者双膝都长了骨刺,一侧骨刺很大,疼痛却很轻,甚至毫无疼痛;另一侧骨刺虽小,却疼得厉害。这是因为大骨刺并没有在骨刺周围引发无菌性炎症,而小骨刺却引发了。
误区三:多锻炼就不长骨刺
这种认识不全对。有实验表明,长期超负荷运动或劳作,是个持续的大的应力作用,不仅可加重关节面的磨损,而且还对关节产生高应力,刺激骨的再塑形,促使骨刺形成和软骨下骨硬化加快,加重软骨的退变。但是另一方面,适当、正确的运动和劳动方式却可以预防或治疗骨性关节炎。因此,运动和劳动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是不是适量和正确。
误区四:特效药能消除骨刺
骨刺成分和正常骨组织一样,有些吹嘘能溶解或除掉骨刺的所谓特效药或特效药膏,纯属胡编乱造。临床治疗骨刺不是治疗骨刺本身,骨刺无法消除,但炎症却是可以消退的。只要消除了炎症,也就解除了疼痛。因此,治疗骨质增生的关键不是消除骨刺,是在于是否消除由于骨刺引起的炎症。
误区五:手术治疗胜过保守治疗
手术虽可切除骨刺,但应仅限于极少数压迫神经、血管、脊髓,造成严重功能障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骨刺。因为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外伤,对一些病人会造成无菌性炎症,甚至刺激骨质增生得更快,所以手术切除并不能根治骨刺、临床基本不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骨刺。
正确认识骨刺,了解骨刺产生的机理,明白骨刺存在的合理性,才能消除心理压力,和骨刺和谐共处。而平时适量、正确的运动能减缓或避免骨刺的生成。对于那些已经骨质增生的病人,消除因骨刺而产生的炎症反应,有利于缓解和治疗骨质增生。针灸推拿科主任医师 胡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