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大众健康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鼻部疾病

作者:管理员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7/12/19 14:42:21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

== 鼻部疾病 ==

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

鼻出血 

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

鼻息肉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多见于成年人,是由鼻部粘膜长期水肿所致,以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为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可为进行性鼻塞、鼻涕增多、嗅觉障碍及头痛等症状。可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多数为多发性及双侧性。息肉生长过大时,外鼻可发生畸形,鼻梁变宽而膨大形成蛙鼻

就诊指南:

1、如有上述症状可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2、一般门诊检查即可确诊。右图中间苍白色的组织即为鼻息肉,(点击可以放大)诊断后一般应做CT扫描,了解病变范围。

3、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并给予病因治疗。对初期的病变也可以酌情考虑口服激素治疗。

4、手术的最主要问题是复发。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鼻内窥镜技术的引用为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空间,使术后复发率大大降低。

6、必须强调手术后的随访及用药,这对预防复发有积极的意义。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一般即指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慢性化脓性炎症,其中以慢性上颌窦炎最多,常与慢性筛窦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合理地治疗迁延而致。感染、变应性鼻炎也是其主要原因。近年来,鼻道复合体的病变引起鼻窦引流障碍被引起广泛重视,并因此开展了功能性鼻内窥镜下的鼻窦炎手术。

就诊指南:

1、主要症状为:脓涕、鼻塞、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有时可有耳鸣、耳聋,病程超过6-8周,如果病程较短,可能为急性或者亚急性鼻窦炎。

2、一般的治疗包括呋麻液滴鼻、抗菌素及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等.

3、如果一般治疗效果欠佳。应进行详细的鼻内窥镜下鼻腔检查或者鼻窦CT检查,主要了解有无影响鼻窦引流的病变。左侧的CT摄片示双侧上颌窦的炎症,并有液平。

4、手术治疗,包括去除病因的手术,(如高位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对肥大或息肉样变的中鼻甲,可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若有鼻息肉则行鼻息肉摘除术)、上颌窦根治术。

5、目前较流行的手术方法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此方法手术损伤小,符合正常生理解剖,效果较好。如有可能尽量行此手术。

鼻出血

鼻出血又称鼻衄,多因鼻腔局部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出血部位大多数和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虽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见,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见于鼻腔后部。其常见的原因包括局部粘膜糜烂、鼻中隔偏曲、鼻咽癌及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肾炎、血液系统疾病等。

就诊指南:

1、鼻出血时不要惊慌,可用手指压紧出血侧和鼻翼,必要时可用干净卫生纸放入鼻腔内再行按压,出血不止要立刻送医院处理。

2、关健要发现出血点,可以在普通鼻镜检查,或经鼻内窥镜仔细检查,以发现隐藏的出血部位,少量反复的出血必须排除鼻咽癌及其它恶性肿瘤。

3、少量的出血可以局部应用麻黄素液滴鼻液。或者应用金霉素眼膏治疗粘膜糜烂。

4、出血较多时可以应用微波或者激光烧灼。

5、以上方法无效时可采用鼻腔堵塞,常用凡士林纱条经前鼻孔填塞,后部出血时有时要用后鼻孔填塞法,这时候病人多须住院观察,以防止并发症。

6、对鼻中隔前下方反复出血,可考虑鼻中隔粘膜下剥离术或划痕术,出血猛烈时,有时须做动脉结扎手术。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另有一型由非特异性的刺激所诱发、无特异性变应原参加、不是免疫反应过程,但临床表现与上述两型变应性鼻炎相似,称血管运动性鼻炎或称神经反射性鼻炎,刺激可来自体外(物理、化学方面),或来自体内(内分泌、精神方面),故有人看作即是变应性鼻炎,但因在机体内不存在抗原-抗体反应,所以脱敏疗法、激素或免疫疗法均无效。

病因:变应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有,易见于年轻人,典型症状为鼻痒、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

就诊指南:

1、了解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尽可能避免接触。

(一)吸入性变应原:如室内、外尘埃、尘螨、真菌、动物皮毛、羽毛、棉花絮等,多引起常年性发作;植物花粉引起者多为季节性发作。

(二)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鸡蛋、牛奶、面粉、花生、大豆等。特别是某些药品,如磺胺类药物、奎宁、抗生素等均可致病。

(三)接触物如化妆品、汽油、油漆、酒精等。

2、必要时可做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变应性激发试验等。

3、脱敏疗法。

4、药物疗法:包括1.抗组织胺药物:这类药物包括克敏等,但息斯敏对心脏有毒性,慎用。2.色甘酸钠3.酮替芬,4.类固醇激素多局部应用,效果较好者如伯克钠,雷诺考特等。

5、局部治疗可用微波、激光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部分有效。

6、手术疗法:翼管神经切断术或岩大浅神经切断术,以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最新治疗包括等离子治疗。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单纯性鼻炎,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主要病因包括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演变成慢性鼻炎、邻近的慢性炎症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长期刺激或畸形、鼻腔用药不当引起药物性鼻炎(常见于久用滴鼻净之后)等,另外全身病因如长期慢性疾病,维生素AC缺乏,烟酒过度及长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物及环境污染等均可引起本病。主要表现为鼻塞、鼻涕多等症状,肥厚性鼻炎可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单纯性鼻炎为间歇性鼻塞。

就诊指南:

1、要注意针对自己的发病原因进行自我治疗保健。

2、解决鼻塞问题,可用1%麻黄素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每日3次。

3、可用0.25~0.5%普鲁卡因作鼻丘封闭或下鼻甲粘膜下封闭,每次1~1.5ml,隔日1次,或每周2次,5次为一疗程。

4、鼻塞重时可选用采用激光,微波或者射频凝固治疗。

5、手术疗法,主要对骨性肥大性鼻炎,可做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6、鼻腔内滴药方法:患者躺在床上。头放在床沿向下垂,与身体呈90度角,滴入鼻内,每侧可2-3滴等,待3分钟左右后起身,这样可以防止鼻腔内药水进入咽部。老年人不建议采用该方法。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则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但鼻中隔正直者甚少,如无功能障碍,可不要处理。常见的病因包括:外伤,发育异常,鼻腔内肿瘤异物压迫等。主要症状为: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头痛,鼻出血及流脓涕等。

就诊指南:

1、有上述症状影响日常生活且发现鼻中隔偏曲者应考虑住院手术治疗。

2、须与鼻中隔粘膜肥厚及慢性鼻炎相鉴别。

3、手术包括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或者鼻中隔成形

== 咽喉疾病 == 

急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

急性咽喉炎

慢性咽炎

慢性喉炎

咽异感症

声带息肉

声带小结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中医称为乳蛾喉蛾莲房蛾。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当机体抵抗力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骤然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所致。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急性扁桃体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临床表现可为恶寒、高热、可达3940°C,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困等。局部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安。

就诊指南:

1、注意休息,多饮水,通大便,进流食或软食。

2、咽痛明显时要注意尽早输液治疗。以免感染扩散。

3、反复发作时或伴有相应症状时可以在急性发作时进行心电图及小便或抗O的检查,以排除并发肾炎,心肌炎,关节炎等的可能。

4、反复发作或伴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周围炎的病人要最好在炎症消退后手术治疗。

5、要注意与会厌炎相区别,不要因为咽喉疼痛就认为是急性扁桃体炎,会厌炎是可以引起短时间呼吸困难而引起死亡的疾病,决不能轻视。因此如有呼吸不好,应即可到医院就诊

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而致扁桃体隐窝及其实质发生慢性炎症病变。也可发生于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急性发作史。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儿童过度肥大的扁桃体可引起呼吸、吞咽、语言障碍。若伴有腺样体肥大可引起鼻塞、鼾声及分泌性中耳炎症状。由于经常咽下分泌物及隐窝中的细菌毒素,可致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症状。

就诊指南:

1、慢性扁桃体炎可以成为全身的一个病灶存在,扁桃体隐窝内细菌和毒素可形成病灶感染,发生变态反应,产生各种并发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急性肾炎等。

2、儿童扁桃体及增殖体肥大可能引起慢性上呼吸道梗阻,影响儿童发育,以及面容改变等。

3、扁桃体切除术为有效疗法,其他如隐窝冲洗、电略、免疫疗法等疗效尚不确定,只对手术禁忌者可采用。

4、如出现以下情况可以做手术治疗。(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2)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者。(3)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导致营养障碍者。(4)风湿热、肾炎、关节炎、风心病等患者,怀疑扁桃体为病灶者。(5)因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影响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6)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7)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而扁桃体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时。(8)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选择病例。

5、手术禁忌症
1)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一般不施行手术,需炎症消退后3-4周方可手术。
2)血液病,高血压,代偿机能不全的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等均不宜手术。
3)风湿热及肾炎等全身症状未控制时不宜手术。
4)在脊髓灰白质炎及流感,妇女月经期及月经期暂时不宜手术。
5)病人家属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高者。白细胞计数低于3000以下者。

6、手术有剥离法与挤切法二种。后者用于小儿。

急性咽喉炎

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是咽粘膜,并波及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之后或为上呼吸道感染之一部分。亦常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为急性传染病之前驱症状。主要病因为受凉,过度疲劳,烟酒过度等致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而引发本病。营养不良,患慢性心、肾、关节疾病,生活及工作环境不佳,经常接触高温、粉尘、有害刺激气体等亦可引起本病。临床表现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之疼痛,吞咽时加重,并可放射至耳部。有时全身不适、关节酸困、头痛、食欲不振,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C。急性咽炎可以与急性喉炎一起发作,也可以单独发作。

就诊指南:

1、通畅大便,多饮水。

2、发热者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和抗病毒药

3、局部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复方硼砂液漱口,含片含化,或抗生素加激素雾化吸入。

4、中医中药治疗。

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喉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咽炎,为整个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也可单独发生。有时大声喊叫、过度用嗓、剧烈咳嗽,也可引起急性喉炎。若发生于儿童,病情较为严重,其常见病因同急性咽炎,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轻者仅有声嘶,声音粗涩、低沉、沙哑,以后可逐渐加重,甚至可完全失音,喉部疼痛和全身不适,个别患者可有发烧、畏寒等症状。其他症状为咳嗽、多痰、咽喉部干燥、刺痒、异物感。喉部肿胀严重者,也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但成人极少发生。急性喉炎可以与急性咽炎一起发作,也可以单独发作。

就诊指南:

1、应适当休息。

2、病人应禁烟酒,不吃有刺激性食物,少讲话,以利炎症消退。

3、局部治疗可用超短波理疗及雾化吸入。

4、可使用激素,已使声带尽可能消肿,对以用声为职业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5、小儿急性喉炎可引起呼吸困难,要特别注意。不能掉以轻心。一般建议住院观察。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咽粘膜的慢性炎症,常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延误治疗转为慢性或者各种鼻病后因鼻阻塞而长期张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长期刺激咽部,或慢性扁桃体炎,龋病等影响所致,也可以因为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如粉尘、颈部放疗、长期接触化学气体、烟酒过度等,另外全身因素如各种慢性病等都可继发本病。主要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劳,或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

就诊指南:

1、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如治疗全身性疾病,治疗鼻窦炎。注意营养,增强体质锻练。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在有粉尘或刺激性气体环境中工作者应戴口罩。

2、根据不同类型的咽炎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局部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淡盐水漱口,各种含片含服。金嗓利咽丸、乐频清口服等。

3、不随便使用胖大海冲服。

4、肥厚性咽炎可以应用激光烧灼或者微波凝固。

5、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干燥、干咳等症状有一定的好处。

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声带、室带的慢性炎性病变。病因可为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未经适当治疗;长期发音不当或过度用嗓;经常遭受有害气体、粉尘的刺激或平时烟酒过度;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窦炎、咽炎等。表现为声嘶、喉部分泌物增多等。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结节性喉炎。

就诊指南:

1、及时治疗急性喉炎,防止演变成慢性。

2、防止过度用嗓,对于教师,文艺工作者要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感冒期间尤须注意。

3、加强劳动防护,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粉尘等需妥善处理。

4、发病时要适当禁声,避免过度用嗓,戒除烟酒嗜好,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病变。

5、用雾化吸入或超短波治疗,消除炎症。

6、声带息肉、或时间较长的声带小结,可行手术摘除。

咽异感症

咽异感症可为器质性病变所引起,也可为非器质性者,后者以3040岁女性病人较多。临床表现为自觉咽喉部有堵塞感,颈部发紧,贴叶或痰粘着感,或呈小球样团块在咽部上下活动,既不能咽下,也不能吐出,于吞咽唾液时更为明显,但进食无影响。有以下可能病因。

(一)非器质性病因:咽神经官能症、癔病、怀疑癌症、焦虑状态,精神分裂症等。

(二)器质性病因:

1.茎突过长症、颈椎病、颈动脉炎等。

2.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使咽部末梢循环发生病理变化,造成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咽异感症状。

3.神经肌肉痉挛疾病:如咽肌痉挛,食管肌肉痉挛、贲门痉挛等可诱致咽异常感觉。

4.返流性食管炎及胃病:在咽部产生一种反射击性堵塞或紧迫感。据报道为所有病因之首。

5.扁桃体结石、角化症、悬壅垂过长、舌扁桃体肥大、慢性鼻窦炎、环杓关节炎等。

6.咽、喉、食管、贲门部癌肿早期。

7.其他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障碍,更年期综合症、甲状腺机能减退,重症肌无力,皮肌炎等。

就诊指南:

1、关键要发现病因,根据病因做不同的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及胃病是最常的原因之一。

2、进行耳鼻咽喉科详细的检查,常规食管镜检查对防止食道癌的误诊有好处。

3、特别应注意排除恶性肿瘤。

4、如无明显病因,要注意随访保持心情舒畅。

 

 

声带小结,声带息肉

声带小结(Vocal Nodules)慢性喉炎的一种,表现为双侧声带前中部两对称性的小突起,多见于职业用嗓者中或者喜欢大声喊叫,发声不当的人群中。又称作歌唱家小结或者教师小结,其病理改变主要在声带的上皮层。

声带息肉是指发生在声带边缘的增厚组织,可局限也可以弥漫,其中弥漫性者又称做息肉样变,主要病理改变在粘膜固有层,多为单侧。可能与炎症,变态反应,创伤,过度用声等多种因素有关。

声带息肉和小结均可以使发音时声带关闭不全,导致声音嘶哑,并且由于声带重量增加,导致发音疲劳。

声带息肉和小结均需要注意发声方法,尤其是儿童的声带小结,一般认为只要注意发声即可,而无需手术治疗。小的息肉小结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明显的声带息肉、或时间较长的声带小结,可行手术摘除。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手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在国内开展的手术。在门诊即可进行,效果好,病人痛苦小。而电子喉镜在治疗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中,由于视野清晰,效果则更理想。较大的息肉可用息肉钳夹除后再行纤维或者电子喉镜手术,复杂的息肉还可在全麻下做显微镜下切除

== 耳部疾病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廓假性囊肿

梅尼埃病(美尼尔)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吹张、擤鼻或鼻腔治疗后经咽鼓管途径侵入中耳。或鼓膜外伤、鼓膜穿刺、鼓膜置管后经外耳道鼓膜途径侵入中耳。婴幼儿基于其解剖生理特点,比成人更易经此途径引起中耳感染。婴幼儿的咽鼓管短、宽而平直,如哺乳位置不当,平卧吮奶,乳汁或呕吐物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主要症状为耳痛、耳漏和听力减退,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婴幼儿不能陈述病情,常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就诊指南:

1、儿童在吮奶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因此要掌握好喂奶技巧。

2、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感染,直至症状消退后5~7日停药,务求彻底治愈。不可症状消退后即停药,以免变成慢性中耳炎。

3、适当应用滴鼻子药物治疗,如呋麻合剂等。

4.理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有助于消炎止痛。

5.全身支持疗法,注意休息,调节饮食。

6、局部用药时要遵守医生医嘱,不乱用药。

7、要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8、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一般在急性炎症开始后6~8周,中耳炎症仍然存在,统称为慢性。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有部分中耳炎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三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

就诊指南:

1、确定中耳炎的类型。(1)单纯型:最常见,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耳流脓,多为间歇性,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一般不臭。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脓量增多,检查见鼓膜中央部穿孔(左下图)。(2)骨疡型: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组织破坏较广泛,特点是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性间有血丝(3)胆脂瘤型,但非真性肿瘤,耳内流脓量少,可有白色鳞片、豆渣样物,恶臭。有时可出现头痛及听力明显下降。

2、应该请耳鼻咽喉科医生详细检查耳内,区别上述类型。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4、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5、局部用药注意事项: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脓液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6、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7、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8.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耳廓假性囊肿

耳廓假囊肿又称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是软骨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病因不明,可能与反复轻微外伤如压迫、触摸等机械刺激有关。化脓性软骨膜炎为耳廓软骨膜和软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因外伤、手术、冻伤、烧伤、耳廓血肿继发感染所致。因可引起软骨坏死导致耳廓畸形,应认真对待。主要表现为浆液性者常仅有耳廓局限肿起,有弹性感,不红,无明显疼痛,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浆液性液体,培养无细菌生长。

就诊指南:

1、可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抽液后注入硬化剂等,为防积液复发,局部应加压包扎或者用石膏固定;可配合磁疗,超短波透热理疗。

梅尼埃病(美尼尔)

梅尼埃病(美尼尔氏综合症)又称膜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膜迷路水肿而致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表现的内耳疾病。一般为单耳发病,青壮年多见。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性内耳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变应性、内分泌紊乱、盐和水代谢失调等有关。目前普遍认为内淋巴回流受阻或吸收障碍是主要的致病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耳鸣。

就诊指南:

1、确定是否为梅尼埃病,要注意与突发性耳聋、迷路炎、耳药物性中毒、前庭神经元炎听神经瘤位置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心血管疾病及hunt综合症等。

2、可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检查、甘油试验、耳蜗电图检查。

3、治疗

1、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少喝水。

2、镇静剂:发作期用安定,可抑制眩晕和呕吐。

3.血管扩张药物。

4、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E等口服。

5.利尿剂。

6、手术疗法:对发作频繁、保守治疗无效,眩晕迁迁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内淋巴囊切开术、球囊切开术、迷路切除术、经颅中窝或经迷路后前庭神经切除术等。

·什么是头晕眩晕---概述

·人体维持平衡的机制

·头晕眩晕的病史

·引起眩晕症的一些疾病

·头晕眩晕的体格检查

·中枢性和外周性眩晕的区别

·诊断头晕眩晕时需要考虑的特殊问题

·头晕眩晕的治疗

·眩晕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晕动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神经元炎

== 耳鼻咽喉肿瘤 ==

鼻咽癌

喉癌

中耳癌

鼻咽癌

鼻咽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以广东、福建、台湾、广西、湖南等地区更为多见。鼻咽癌的病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EB病毒感染等。

就诊指南:

1、有以下症状出现者应考虑排除鼻咽癌。

(一)鼻部症状:早期常于抽吸时有血性鼻涕或痰内带血丝,一般出血量不多,晚期可有大量出血及鼻阻。

(二)耳部症状:耳闷、耳鸣及听力减退,多因癌肿阻塞或压迫咽鼓管而出现。

(三)颈部出现包块:常为患者最早发现的症状,尤其是质较硬,固定,边界不清者。

(四)头痛:因肿瘤侵蚀破坏颅底,在颅内蔓延或累及颅神经而引起。至晚期、疼痛往往顽固而剧烈,有时可以为就诊时的唯一症状。

(五)其它如复视、眼斜等。

2、如有上述症状,须首先进行鼻咽镜检查,由于位置隐蔽,对有些病人最好在鼻内窥镜下检查。

3、如发现有问题,应活检做病理,还可进行X线摄片或CT扫、血清中EB病毒抗体滴度等检查。

4、如病理证实为鼻咽癌,应尽快住院治疗,进行全身的检查,了解有无扩散,首选放疗(钴60、电子加速器等),还可配合化疗

喉癌

喉癌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发生病因不明,可能与过度长期烟、酒、有害化学气体刺激有关。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次为基底细胞癌,腺癌等。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临床表现主要为:声音嘶哑、咽喉部异物感和疼痛、咳嗽和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及颈部出现包块:间接喉镜下或者纤维喉镜下多可发现肿瘤。

就诊指南:

1、凡是40岁以上的男性,如有声音嘶哑,经3周以上治疗无效者,即应仔细检查喉部。间接或直达喉镜检查有以上阳性发现时,应作活检以明确诊断。同时做CT检查。

2、对早期局限于声带的期鳞癌,不论手术或放疗都可以得到同样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癌超出声带、或声门上癌,主要采取手术与放射综合疗法。如颈部已有淋巴结转移应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晚期肿瘤可用化疗,亦可辅以中医中药治疗。

3、根据病变范围,有些病人可采用垂直或水平半喉切除术,在去净肿瘤的基础上,尽量保留部分喉软骨,达到既根治肿瘤又保留呼吸及发音功能。但有些病人则需作全喉切除术,术中或术后进行发音重建。

中耳癌

中耳癌为中耳的一种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差。主要表现为耳内流血、耳内流脓、头痛、口角歪斜等。

就诊指南:

1、有以上症状出现者应考虑排除中耳癌。

2、应注意与中耳结核相鉴别。

3、经病理证实后,查耳部CT了解病变的范围,范围较小者可以考虑进行颞骨部分切除等手术,而范围较大者应进行化疗和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