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拉肚子很常见,但很多人不知道,拉肚子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尤其是老年人。入夏以来,我院腹泻就诊病人比以往增加了一两倍,尤其在夜间尤为明显,近日已接诊多例因腹泻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的病人。
隔夜菜放倒不少老人
严重者感染性休克甚至败血症
身患慢性病的李老伯8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但这几天却被隔夜菜折腾得不轻。上周,因冰箱塞满食物,李老伯便将放在桌上的一盘隔夜菜加热后吃了,不久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家人从药店买了些止泻药给老人服下,结果症状没缓解还发烧了。
老伯被送到医院急诊时,心肝脾肺肾胰腺的功能都衰竭了,处于休克状态,一度生命垂危,经抢救才脱离危险。
无独有偶,70多岁的林老伯前天同样因腹泻多日出现乏力、疲软等症状被送进市人民医院急救,出现了败血症。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腹泻、呕吐、大量出汗后的电解质紊乱往往可能诱发严重的恶性事件。”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玲珑表示,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疾病,且抵抗力也比较弱,所以出现急性腹泻往往病情要比年轻人重。
陈玲珑介绍,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出现腹痛腹泻之初,都不太在意,大多在家自行服药,拖了几天不见好才上医院就治。
前几天,微博大V、急诊科医生“@最后一支多巴胺”在自己个人公众号上发的《从腹泻到死亡,不过12小时的距离!》中举到一个病例:一名65岁男性在就诊7个小时前出现了腹痛和腹泻,实在支撑不住了,挂了急诊。患者和家属都坚持认为是吃了过期的绿豆糕导致拉肚子,让医生给输液。医生看完症状之后,觉得没这么简单,要求患者进行多项检查,但患者及家属不愿配合,最后这位患者就身亡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的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对于老年人来说,腹泻带来的并发症尤其严重。
陈玲珑表示,由于夏季气温较高,细菌和微生物易在食物上繁殖,导致食物变质、腐坏。若加热不透、消毒不彻底,也会导致急性肠胃炎的发生。入夏以来,该院急性肠胃炎患者明显增加,急诊科每晚接诊的此类病人有十几名,其中老年人病情都比较严重。
肠胃受伤年轻患者
多是小龙虾和夜宵爱好者
这个夏天,陈先生隔三岔五和朋友约夜宵,尤其钟爱小龙虾,每次都十斤打底。
“那天冰啤酒喝了十几个,小龙虾也吃不少,回到家就觉得肚子不舒服。”陈先生说,起初也没太在意,没想到很快就上吐下泻,几趟下来连路都走不动了。
家人连忙把他送入医院,检查确诊其患上了急性肠胃炎。
陈玲珑表示,这个夏季像陈先生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高温天气下人体机体抵抗力下降,血管收缩扩张剧烈,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加之一些年轻人喜欢吃烧烤、生冷食物,对胃肠道刺激较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吃坏肚子,引发胃肠道疾病,导致腹泻。
对此,医生提醒市民,夏季饮食尽量忌高热量、辛辣、过咸、过淡食物,忌过热、过冷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尽量减少外出吃夜宵的次数。
此外,冰箱不是保险箱,饭菜尽量不过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一定要煮熟烧透。平时冰箱里不要塞得太满,适当留点空间。放置食物时,可包上保鲜膜,虽然不能起到杀菌作用,但比让食物“裸着”好。
一旦得了急性肠胃炎,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防止脱水至关重要。补水也要注意,最好饮用含适当盐分的电解质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