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医院动态
手术前爬楼梯、吹气球 术前不禁食还能喝糖水

作者:党政办 来源:党政办 发布时间:2018/4/11 0:00:00

      说起做手术,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心理阴影:手术前后要饿肚子、难以忍受的伤口疼痛、不敢大声咳嗽怕伤口裂开、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血栓等。

但最近在我院普外科的病房,却出现了新鲜事:手术前爬楼梯、吹气球,术前不禁食还能喝糖水,连接着暖风机的被单暖烘烘的,手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这是我院于半年前推出的快速康复外科病房。

别看这些都是小举措,但就是因为做了这些小小的改变,使得我院普外科的手术病人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了28%,术后再入院风险降低了20%

 

新鲜事之一:手术前爬楼梯、吹气球

传统的住院,一般都是在术前检查完成后就开始了静养,等待手术时间的到来。但在我院普外科准备接受肝癌切除手术的陈老伯,在等待手术的三天时间里,医生却给他下了一个特殊的医嘱:每天吹气球、爬楼梯。这是为何?

原来,让病人吹气球、爬楼梯是为了给肺部“热身”,锻炼肺功能。我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胡逸人介绍,老年人心肺功能退化,如果术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肺炎。手术前,他们就给病人进行了整体评估,一旦肺功能被评估为中危以上,在术前就需要对肺功能进行锻炼。而爬楼梯、吹气球则对锻炼肺功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可以锻炼肺部的舒张功能,术后能更快排除多余的气体。一般建议病人每天吹气球3次,每次5~10分钟;每天爬2次楼梯,每次爬2~4层。

今年67岁的陈老伯,肝脏长了一个肿瘤,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按照传统手术管理模式,手术后他至少要在床上躺一周,2周以上才能出院。陈老伯一开始觉得做这样的动作有点莫名其妙,但没想到却有很大收获。因为做了这么大的手术后,感觉还很轻松,手术后当天即可在床上活动,第二天就能在病房内行走了。

 

新鲜事之二:术前不禁食还能喝糖水

医生在给陈老伯的身体状况做整体评估的时候,还邀请了营养师,根据量表做营养评估。营养评估下来,陈老伯属于营养不良,医生立即在术前对他进行了营养干预。

胡逸人介绍,一旦病人术前营养不良,术后就容易造成创口难以愈合。尤其是在胃肠手术后,吻合口容易出现漏,大大延长了恢复时间。如今,营养师不仅会指导病人如何饮食,而且还会调配出有针对性的营养剂,以改善机体功能。

知道第二天要手术,陈老伯准备当天晚上就开始禁食。但医生却告诉他,现在没有这个必要了,手术前2小时都还能喝葡萄糖水,补充机体能量和水分。

胡逸人告诉记者,传统外科手术需要术前禁食8个小时以上,胃肠道手术禁食12小时以上。由于长期禁食,病人在手术时处于又饿又渴的状态,精神也处于焦虑状态,抑制了机体的自身免疫力,麻醉后还需要大量的输液才能维持血压,容易出现组织水肿,延缓术后的康复。实行缩短术前禁食时间后,不仅避免以上现象,而且更加有利于加快胃肠道蠕动功能,使伤口愈合更快。

 

新鲜事之三:手术床的铺单连接着暖风机

陈老伯去手术室的时候只穿着一件手术衣,家属怕他手术的时候会很冷。护士告诉他们,手术室有法宝,能保证陈老伯的体温保持在37摄氏度。

原来,他们手术床的铺单连接着暖风机,暖风机吹出的热风均匀地送到被子上,相当于把空调穿在身上,能够保证病人的体温保持在37摄氏度。此外,冲洗腹腔用的水温也都控制在37~40摄氏度。这样的一个小小的举措,对于老年人和大出血的病人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因为病人如果处于低温状态下,就会造成器官细胞功能紊乱,体内酸碱失衡,会影响术后恢复。

 

新鲜事之四:术后不再有剧痛

从手术台下来,苏醒后的陈老伯惊喜地发现,伤口居然没有那种痛得难以忍受的感觉,只是有一点微痛。再看周围做好手术的病友,大家也都是开开心心的。

原来,引进加速康复的理念后,该科联合麻醉科实行了多模式镇痛举措,如常规麻醉外,还对手术创口进行局部的神经阻滞麻醉,可以使麻醉时间延续20多个小时,术后还可以加用镇痛药,大大减少阿片类麻醉药的使用,减少副作用的同时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以前有个误区认为镇痛药会上瘾、会影响切口愈合;其实相反,疼痛会导致病人术后无法睡眠,不敢用力呼吸,不敢早期下地活动,容易引起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疼痛还引起焦虑,降低免疫力,延缓术后康复。

躺在病床上,护士给陈老伯的腿上绑了一个小小的仪器,每天只有绑20分钟就可以了。护士告诉他,这是气压治疗泵,在可以下床行走之前人工肌肉收缩,帮助下肢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新鲜事之五:外科医生有第三只眼睛

医生查房的时候告诉陈老伯,由于采用腹腔镜的微创技术,他的手术切口很小,这样不仅能缓解疼痛,而且身体恢复很快,一周后他就可以出院了。

胡逸人介绍,快速康复理念要求尽可能采用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将手术创伤降到了最低。以前切除实质脏器,如肝脏肿瘤是凭借医生的经验来判断肝脏里的肿瘤及周边血管胆管的位置,属于摸黑前行;现在,他们使用被誉为“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睛”的腹腔镜超声,在超声引导下,他们可以提前规划好切除的路径和位置,避开血管,做到精准切除肿瘤。

我院院长赵翚认为,“加速康复外科病房”需要临床科室、麻醉科、护理部、营养科、康复科等多学科的密切合作,实现真正的加速康复、快速出院。这个理念的推广,可以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加速康复,改善就医体验,缩短住院时间,对病人、社会、医院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来源:晚报记者胡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