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医院动态
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做女性最贴心的朋友

作者:党政办 来源:党政办 发布时间:2017/9/28 0:00:00

在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上书“精诚”两个字,这是陈育梅从医31年感受最深的两个字。作为妇科医生,平时接触最多的是女性患者以及缠绕她们身体的疾病。如何尽全力排除女性身体和心理的痛苦,是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为之不停奋斗所追求的目标。

对待患者要做到“诚”,对待疾病要做到“精”,“精诚”两个字,如今也成为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诚心诚意对待每位病人

半个月前,永嘉县黄田街道的杨女士在社区医院检查出了妇科问题,医生建议她去大医院复查,杨女士的子女立马联系了我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的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陈育梅名医团队为杨女士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杨女士得了子宫内膜癌。

以往这种手术要在患者腹部打开一个25公分的刀疤,全家人刚开始担心手术会给杨女士的身体带来很大的损伤。但是陈育梅名医团队为杨女士做了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成功去除了病灶,身体只留了四个小孔,杨女士住院十天就康复出院了。家属们非常开心和感激,杨女士的爱人蒋先生告诉记者,除了精湛的医术,更令他们感动的是工作室医护人员对病人关爱有加的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术前术后,医护人员每天都面带微笑帮杨女士检查身体,细心解答她们的咨询,用心沟通家属的担忧,从始至终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关爱。

“当医生就是要解决病人的痛苦,既然选择了从医,就要诚心诚意对待病人并热爱这份工作。” 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带头人、我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大妇产科主任陈育梅常常教导工作室的年轻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更要与患者以诚相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待患者,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始终奉行“诚心诚意对待每一位病人、有始有终服务好每一位患者”的服务宗旨,希望经手的每一位患者都能在这里得到帮助、关爱和尊重,治愈疾病,温暖心灵。

不拘泥于一种治疗方法

在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陈育梅要求大家拓宽思路,多渠道关注前沿医讯,大胆探索新的更多更好的医术,而不拘泥于一种治疗方法。用她常说的话来说就是:争取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小的损伤、最少的医疗耗费,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工作室成立以来,团队成员不懈努力和探索,研究了很多新技术和新项目。近几年来,工作室形成了微创手术为主的特色,治愈了许多妇科恶性肿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

一年前,一位做了两次试管婴儿都不成功的42岁女性经朋友介绍,找到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寻求帮助。陈育梅名医团队帮其检查原因,发现她患有很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囊肿,并为她开展了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三个月,这位女性做了人工授精成功怀孕,现在孩子也已经10个月了。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有更多的就医选择,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在很多病症的治疗上还同时拥有多种治疗方法。比如治疗瘢痕憩室,有经阴道子宫瘢痕憩室切除修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两种治疗手段;治疗女性子宫脱垂问题,也同时拥有阴式子宫切除+阴道顶端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两种新技术。

不仅如此,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还引进了“子宫托”医疗器具。只要教会患者如何使用这种器具,不用手术就能解决女性子宫脱垂的问题。但是因为“子宫托”有多种型号,每服务一位患者就要花费一个上午的时间,而且因为没有收费标准,除了材料费,医生所有的指导都是义务的,因此也有很多医生不愿意推广这项技术。但是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却坚持推进这项技术:“女人就是家里的一棵大树,如果因为妇科疾病降低了生活质量,对一个家庭都影响很大。医者仁心,关爱女性健康是妇科医生的一种责任,只要对病人有帮助,我们都应该去做。

放手让每一个成员成长

陈育梅非常重视成员的成长和“传帮带”工作,对每一位成员的发展规划都心中有数。她不仅不厌其烦地传授自己31年的妇科临床经验,而且懂得放手,帮助年轻医生尽快成长。“一个名医满足不了那么庞大的病人群体,只有出现更多的名医,更多的带头人,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全面更长久的服务。”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工作室每一个人都很努力,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集体前进。

目前陈育梅瓯越名医工作室10位成员中,有3位在读博士,2位已硕士毕业。团队成员、在读博士生刘丽说:“这两年我在陈育梅主任身上学到了很多,在工作室整个团队也学到了很多,个人成长也非常迅速,我很庆幸能加入这个团队。”刘丽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妇科临床医生,想要成长就必须要有手术机会,陈育梅主任手把手教导,给了她们很多实践的机会。在探索治疗方法和研究课题方面,也充分尊重成员的想法并给予全力的支持。

目前,团队每一位年轻医生都掌握了基本的妇科手术操作本领,有自己研究发展的方向,甚至有新发现、新探索。工作室分出三个亚专科——微创技术、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10位成员分组专攻不同的领域,为的是“不仅要专,更加要精”,在技术上更专业的同时还要能对疾病进行深入的研究,造福一方患者。

工作室在“传帮带”工作上还形成了三级梯队——“老”带“新”,“新”带“更新”。不仅在技术上更有层次地传递,让更多的年轻医生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也为工作室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