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医院动态
年轻女老板经历“血压”惊魂,“罪魁祸首”原来是它

作者:党政办 来源:党政办 发布时间:2017/4/25 0:00:00

血压莫名其妙“飙”飞至200,又突然猛掉至90,温州李女士最近经历了数次“血压惊魂”,还好,经过微创腹腔镜手术后,医生为她消灭了导致血压突飞猛降的“罪魁祸首”。

市区的李女士今年40岁,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女老板,经营着自家的生意,爱美的她还经常到健身房锻炼,身体向来不错。近段时间,她经常感到头晕和心悸,发作时还伴随剧烈头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李女士到家附近的诊所量血压,几次下来,她觉得很疑惑,她的收缩压(即上压)有时候竟高达200毫米汞柱,但有时又很快低低至90毫米汞柱,犹如“过山车”一般摇摆不定。

于是李女士来到我院做了详细检查,医生找出了她血压骤升骤降的“始作俑者”就是左侧肾上腺一个直径达8厘米的嗜铬细胞瘤。

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朱建龙介绍,“嗜铬细胞瘤”内部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而这种物质一旦与血液接触,将使血管剧烈收缩,引起人体血压急剧升高,血压大起大落会引起头晕、头痛、眼睛和肢体出血等症状。李女士体内的肿瘤体积巨大,直径达8cm,儿茶酚胺含量超多,浓度远远高于正常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从而造成脑溢血、心率衰竭等危象,必须尽早通过手术进行根治。

朱建龙指着李女士的CT胶片说,这个肿瘤周围有数根粗大的血管滋养其生长,手术风险极高,术中稍有不慎,大量儿茶酚胺将进入人体血循环,会引起人体血流动力学的急剧改变,有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高风险的手术,多科讨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麻醉科、神经外科,超声及护理团队等相关科室均把嗜铬细胞瘤作为各自领域的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如此巨大且有充满破坏性的肿瘤,专家们都认为传统根治切除方法风险过大,朱建龙医生提出在腹腔镜下消融肿瘤,可以明显降低传统治疗方法的风险,得到大家的认可。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李女士被推进手术室。手术中,朱建龙通过经腹腔入路的腹腔镜,将肿瘤与周围组织小心地隔离,在其间垫上纱布,相当于把肿瘤“孤岛化”,并予以生理盐水浸湿隔热,通过这些步骤保护胰腺,脾脏及肠管和肾脏。同时,精准的超声影像如同“眼睛”和“雷达”,引导消融针准确到达指定位点,对肿瘤进行消融。

而一旁的麻醉师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情况,确保血压波动在平稳范围内。麻醉科主任吴艳琴说,血压控制是手术的关键,如果掌控不好,消融针轻轻触碰肿瘤,都会使患者血压上蹿下跳,不但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还会危急患者生命。麻醉师笑称自己的血压可能比患者还高。

经过5个多小时手术,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消融术终于成功完成。术后第三天就恢复正常饮食与活动,例行B超造影检查提示绝大部分嗜铬细胞瘤组织已经灭活,目前,患者血压平稳,正在康复中。

朱建龙主任指出嗜铬细胞瘤危害巨大,但临床表现各异,有时临床表现很隐蔽,容易被高血压掩盖,呼吁大家要重视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不要讳病忌医。一旦出现阵发性的高血压、心跳变快、心悸、头痛等症状,除了做内科检查外,要高度警惕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泌尿外科 黄来剑